账号:
密码:
PO18文学 > 历史 > 公平交易(快穿) > 第222节
  阿瑶如是的对孟大梁和王氏说道,“我日后是要做官的人,所以我打算娶官家千金,杜姑娘即便再好,我也是不会考虑的。爹娘,你们可明白我的意思?”
  王氏虽然不算是多聪明的人,但阿瑶这一番话下来,她也明白过来,自家儿子有大志向,来日还要考进士的,可不能娶个小门小户的女儿回来,最少也要是千金小姐,这样才能帮到他。
  在理解了这一点的王氏,自是一口答应下来:“成,娘知道了。日后会注意的。”
  孟大梁虽然没能完全理解儿子的话,但也听懂一点,就是儿子要考进士,一时半刻不打算成亲。
  便也跟着点了点头。
  在这次交谈后,孟大梁和王氏的行事更加小心,而且很有自知之明的,生怕自己再受不住别人的夸奖称赞,高兴起来,就答应了。
  日常便除了买菜之外,轻易不肯出门,别人登门拜访也轻易不肯应答。
  这样做,
  让周遭想着过来结交,甚至想要结亲的邻里,倒是心里生了一些怨气,但又如何?
  本就是萍水相逢,日后再见的可能不大,谁会在乎他们心中的想法。
  又过了几日。
  阿瑶这里也终于把所有的事情都处理妥当,带着父母和孟盼,好生的在州府逛了一圈,给家里人也带了礼物。
  便起身回去。
  ……
  大柳村这里,
  阿瑶中举的消息才一传过来,孟家便热闹了起来,上门恭贺的人,多级了,几乎是把孟家围的水泄不通。
  饶是经过事的孟奶奶,都有些吃不消。
  登门恭贺也就罢了,还有富商和乡绅过来送礼的,像是金银首饰,绫罗绸缎都还是轻的,就是良田地契,宅院铺子,也有不少,真真的是看得人眼都直了。
  好半天都没反应过来。
  好在阿瑶离开前,曾经再三的叮嘱交待过,贺礼一律都不能收,尤其是礼厚的就更不能收了。若是接受了,就等于欠了人情,将来他们所求也不会简单。
  “娘,这些东西咋办呢?”孟二柱有些犯愁的看着堆满了整张桌子的礼物,开口问道。
  纵然孟奶奶他们坚决不收礼,也架不住有人剑走偏锋,干脆把礼物直接放下就走。
  因此,家里的东西还是堆了不少。
  孟奶奶也有些为难,孙子只说不能收礼物,但没告诉她,遇到这种把东西丢下就走的情况该咋办啊?想了又想,也没想出一个很好的办法,最终也只能把东西先搬到阿瑶住的房间,等他回来再行处理。
  作者有话要说:  这个故事即将结束。
  第244章 独苗
  “孟举人回来了。”
  伴随着这一声的高喊, 大柳村瞬间就变得热闹起来。
  阿瑶虽然已经有了些许的心理准备,不过看自己被围堵的水泄不通的样子,他觉得自己还是有些小瞧了。最后在家人的帮忙下, 又有知道消息立刻赶过来的村长的劝说,这才让阿瑶的身边清净下来。
  回到大柳村。
  阿瑶做的第一件事, 就是着手处理先前一些人留下来的贺礼, 其实那些人把东西丢下就走,并非是无迹可寻的,在东西里面,是留有字条说是谁送的?
  其实也很好理解。
  若是真的把东西丢下就走, 什么都没留下, 那他们送礼还有什么意义?
  所以,阿瑶在一一的对照过后, 让人又送了回去,因为东西不少, 所以足足的忙活了两三日的时间,这才把东西处理完。
  处理好这些东西。
  接下来就是庆祝宴会的事。
  其实阿瑶对这种庆祝的宴会,一点兴趣都不感,但没办法, 家里除了他,其他人却都十分感兴趣,并且积极的张罗,阿瑶看他们兴致高昂的样子,也不好上去泼冷水。
  毕竟家里如今也负担得起。
  等到这件事也圆满的结束, 阿瑶这才算是有了些许空闲的时间,也就是这时,孟盼的婚事也正式的提上了日程。
  做为孟家仅存的女儿。
  孟盼的身价在阿瑶中举后,那是直线上升,在孟家透露出要给孟盼说亲后,前来提亲的人,几乎要把孟家的门槛给踏破了,这让田氏的心里得意非凡,只觉得自己当初真的是做了个最英明的决定,没有着急给盼盼定亲。
  还是盼盼这孩子有运道,能撑到小宝中举,如今小宝中了举,她虽然是堂姐,但家里就只剩下她一个姑娘,如今她再说亲,能挑选的人家高的可不止一星半点。
  看看,不止是县里有名的富户过来给独子提亲,就连县太爷都为儿子求娶。
  这样的人家,要是放到以前,田氏连想都不敢想的。
  最后,
  孟盼定了县太爷的幼子,赵旭,是孟盼亲自点头答应下来的。
  说起赵旭,在青山县也算是颇有名气的,不止是因为他是县太爷的儿子,更有是他也是读书人,而且天资颇为不错,今年也已经中了秀才。
  因孟盼的夫家是官家,所以她的婚事操办起来,可比当初五个姐姐要繁琐的多,也麻烦的多。
  送来的聘礼就有二十台,聘礼送过来的时候,整个大柳村都过来看热闹,不少未出阁的姑娘羡慕的眼都红了。
  等孟盼过了大礼,婚事正式的定下来。
  阿瑶这才启程回了州府。
  ……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
  转眼间,又是三年的时间。
  恰逢春暖花开的三月份,春闱才刚刚结束没两日的时间,京城里还热闹着,到处都是在讨论春闱的事情。
  阿瑶几乎是提前一年来了京城,而且他这次是一个人来的,为此,当初他可是费了好些口舌,才说服了家人。
  为此,还特意买了一个书童伺候。
  恩……在州府读书的两年里,阿瑶可一点都没闲着,读书不耽搁同样的赚钱也没停下,不过这次他就没再写话本了,而是选择一个名声很不错的富商,和他家达成了暂短的战略合作关系,提供了几张方子还有指点了一下管理上的办法。
  因此,他如今手里不缺钱。
  在来到京城后,他又买了两个略上了年纪的妇人,打理家务琐事。
  如今春闱结束,阿瑶也是松了一口气。
  四月中旬,会试的结果才会公布,一旦榜上有名,这次才是真正的鱼跃龙门,尤其对阿瑶这种寒门子弟来说,绝对是实现跨越阶级的最佳办法。
  大概是因为这一点的缘故。
  会试放榜,即便是知道会有报喜的,但依旧不减众人到贡院门前,去看榜单的热情。
  阿瑶买的书童叫六顺,更是半夜便爬了起来,蹲在了贡院的门口等着,其实不止是他,和他有一样想法的不在少数,甚至更有人是提前一天睡在那里的。
  没什么意外,
  放榜后,阿瑶顺利的成了贡士,名次虽不出彩,但也不落后,恰恰好在中间,这也让阿瑶极为满意,他这辈子可没什么大志向,也没有想过劳心劳力,这样就很好。
  而且三十七的名次。
  将来殿试,只要不犯大错,他就落不到三甲里去。
  也如同阿瑶所想的一般,在殿试过后,阿瑶的名次定格在了三十六名,比会试的时候还高了一名,这让他很是满意。
  自古就有榜下捉婿的美谈,阿瑶虽然觉得自己低调不冒头,其实在不少人家的眼里,他还真的是个香饽饽来着,十九岁,便已经中了进士,名次也还算不错,可是不错的女婿人选。
  一时间给阿瑶说亲的人也多了起来,不过都被阿瑶以自身已有婚约为由,给拒绝了。
  他是一点都不担心会得罪人,他虽然是进士,但到底是农家出身,别说是真的高门大户,就是三、四品官员,能看上他的也不多,多半是富商乡绅,有钱没权的那种,也有官家,都是五、六品,而且对象多半是庶女。
  所以阿瑶拒绝起来,是一点压力都没有。
  横竖他这一次是不打算做京官来着,做个地方官,有的时候也挺好。
  知道阿瑶有婚约,而且没有悔婚的想法后,那些人虽然心里是有点不高兴,不过倒也没做什么?毕竟十九岁,别说是有婚约,就是成亲生子的也有,所以一点也不奇怪。
  ……
  春闱结束后,
  除了一甲的三人,按照惯例,自是直接进了翰林院,至于二甲和三甲的进士,也自有去处,像是三甲进士,就只有外放为官一途,若是有人脉有关系,还能寻个好地方,若是无权无势的寒门子弟,就只能凭分配了。至于二甲进士,其实也和三甲差不多,不过却多了一条门路,就是可以通过考核,进翰林院做个庶吉士。
  当然,庶吉士的录取名额也是有限的,所以更多的人,还是要被外放出去。
  因从一开始就已经打定注意要外放,所以庶吉士的考核,阿瑶就没去。
  没几日,阿瑶的调令便已经下来了。
  是锦州的陵水县。
  陵水县虽然不穷苦但也绝对不富足,是一个不好不坏的地方,唯一值得一提的就是,它算是丰州和锦州交接的一个县城,只两日的路程,便进到丰州的地界。
  在赴任之前。
  阿瑶有差不多两个月的时间,可以回乡探亲安置家里的事情。
  他自是要回去一趟的。
  青山县,
  早在一年前,阿瑶出发去京城考试的时候,孟家便已经从大柳村搬了出来,全家搬入了阿瑶所购买的一处二进的宅院内,并且买了几个下人回来伺候。
  孟奶奶无论如何也没有想到,自己有朝一日能成为戏文里所说的老封君,过上了被人尊着敬着,有丫头伺候的,饭来张口的生活。
  这都是因为她有一个好孙子。
  这一日,
  孟奶奶抱着孟盼还不足一岁的儿子珣哥儿,因同在县城里住着,距离近,孟盼是几个出嫁的孙女中,最常回来的一个。
  “也不知道小宝考的如何了?什么时候能回来?这都已经两个月没来信了?我生怕小宝出了什么事?”孟奶奶有些感叹的开口说道。虽说每隔两三个月,孙子都会写信保平安,但到底没见到人,心里还是担心的。
  孟盼笑道:“奶,您别担心,算着时间,春闱已经结束,成绩大概也已经出来。“小弟不管中没中,都是要回来的,”……小弟想来已经在回来的路上,所以才没有写信的。”
  “但愿吧。”
  说来也巧的很,她们俩这话才说完没多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