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拥有一定智慧却又脑子缺弦的种族,就像是古代被某种思想洗过脑的直肠子,不管谁给点好处都能把心肝肺一齐掏出来,是再优良不过的炮灰兵种。
而且微族占据的行星非常多,总参认为这是由于微族的生殖能力非常强,强到整个微族星域里无种族可比,这又是一个被其他种族当枪使的好理由。
叶飞看到这份分析报告之后恍然大悟,怪不得微族发现战舰撞击的威力大之后立即不管不顾地大范围展开自杀式进攻,原来是脑筋不够用认死理儿。
脑子正常的种族只会在极少数最关键的时刻做出同归于尽的悲壮决定,哪会像微族自杀式撞击当成常规战术?
如果微族不是脑子不够用体积又小,绝对是一等一难对付的滚刀肉。
由于微族是微族星域几大种族中的战斗种族,因而总参二部收集的微族情报最详实准确,其他几个种族并不直接参与战斗,虽然也进行了一定程度的了解,但是相关的情报没有微族那样详细。
2225年12月21日,八艘侦察舰贯穿微族星域,将星图上所有标示出来的行星侦察一遍。
随着军方对微族星域的了解逐渐加深,基地星也将微族星域这个临时名称改成了联合星域,取多族联合之意。
12月22日,完成改装的两个主力集团军分别通过第六军和三十九军的传送门抵达联合星域。
12月24日,十七军、三十一军抵达指定位置。
同日,基地星下达命令,联合星域战役正式展开。
联合星域的形状像一片厚实的云朵,参加战役的四个集团军从上下左右四个方向同时向联合星域内部进发,为了提高袭击的突然性和首轮打击的效率,参战的四个集团军将舰队拆分为九艘战舰编队的三十六个师级单位,每个编队负责一个微族殖民星。
因为各师的任务目标距离不同,各舰队直到12月26日夜才全部就位,当晚21时50分各师接到准备战斗的指令,同时从星系边缘向星系内运动,五分钟后,最后一支舰队抵近目标行星附近。
22时整,基地星指挥部一声令下,三十六个师同时向目标发起进攻,行星爆裂弹像不要钱似地飞离战舰,仅仅几秒钟后,三十六颗行星上同时爆出扩散的炽热火环,此起彼伏的核爆火环连成一片。
爆炸核心的沼泽在三亿五千万度的高温下瞬间烤干,高温侵彻地面,令弹坑迅速玻璃化;位于爆炸核心的微族还没在没有任何意识的情况下瞬间汽化;稍远些的微族则在眨眼间被高热烧焦;更远些的短时间内遭到大量中子冲击,细胞结构完全毁坏。
随后高热的冲击波横扫而过,掀起植被掀飞地皮,将所有的一切都埋葬在狂暴的气流之中。
行星爆裂弹并不是扔到行星上就行,参战各舰发射行星爆裂弹之前将目标对准了“梯田”的边缘。
冲击波成功地崩毁了梯田的边界,令梯田的各层之间不再分隔,爆炸结束后,远处的水渐渐渗入玻璃化的弹坑,慢慢将弹坑填满,形成一个又一个宽阔的湖泊。
水从较高的梯田流入湖泊,再从湖的另一侧流入位置较低的梯田,原本流动性极低的水系开始了快速循环。
从某个角度而言,这一次的轰炸相当于彻底改变了行星的环境,除非微族重新投入巨大的人力物力予以修复,否则就算人类不再进攻这些行星,微族也无法再生存下去。
重新将这些行星修复到战前的状态,其庞大的工程量对微族来说相当于人类用三峡大坝的标准将所有的海岸线都修一遍。
直到舰队使用行星爆裂弹摧毁了小半颗行星,驻守这些行星的微族舰队才如梦初醒,发疯一样飞入空中。
微族大多数战舰都为了侵略欧盟离开联合星域,驻守这些行星的战舰数量极少,有几颗偏远的行星甚至完全没有战舰驻守。
参战战舰早就准备好了动力冲击舰,敌舰刚刚升空,蓄势待发的动力冲击舰便无声无息地进入超光速。
一部分微族战舰刚刚露面即被动力冲击舰摧毁,然而也有一部分微族战舰及时采用机动动作,避开了动力冲击舰的撞击,并向中方的战舰发起冲击。
用动力冲击舰对付进入超光速状态的微族战舰是件完全不可能的事情,而且军方严禁在战舰一定距离内使用动力冲击舰,避免操作失误导致误伤己方。
好在微族战舰的数量不多,战舰上还有大量的近防炮,即使敌舰靠近,也要先冲过分解光束炮的阻拦,再面对速射炮的诘难。
军方吸取了佛巴塞一战的经验,重新改进了重力速射炮,改进后的重力速射炮,可以在使用加速管与不用加速管两种发射方式之间自由转换。敌舰哪怕粘到中方的战舰表面,也难逃速射炮连绵的火网。
假如驻军的战舰像佛巴塞战役那样多,中方的战舰只有抱头鼠窜的份儿,可惜微族并没有留下足够的舰队看家,让中方钻了个不大不小的空子。
中方战前制定的计划中,即有出现大量敌军立即撤出战斗的预案,不过第一轮袭击肯定是用不上了。
参战各舰队以极小的损失解决了敌人的舰队之后,微族的行星变成了不设防状态,可以任由中方的战舰肆意蹂躏。
战斗进入第二阶段,参战军舰纷纷飞向微族行星,向各行星投下大量空降舱。
空降舱飞至低空之后,有的及时减速,直到距离地面只有几百米的时候才突然爆开,撒下大批的种子;也有一些降落到地面之后才打开舱门,将内部安置的蛇蜥鼠蚁释放出来。
仅仅是改变行星的地形环境,只能解决一时的问题,用不了多久微族就会返回这些行星。若是大量的树木在这些行星扎下了根,就能彻底将沼泽化为森林,令微族失去赖以生存地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