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PO18文学 > 历史 > 重建北宋 > 0732、击杀赵鹤寿
  韦冬宁因为屡次保护李宪有功,被飞狐军的几大巨头一致认为是核心人物。
  除了带兵权限有所欠缺之外,韦冬宁在飞狐军里面的地位,基本上和萧芸娘、牟长霞、唐浩然、薛沁儿、姜四娘相当。所以有关飞狐军和李宪的事情,韦冬宁全都了解。
  韩云山和第三营全军覆没,是飞狐军成长过程中的重大事件之一,郭药师和他的常胜军是整个飞狐军的死敌,韦冬宁当然知道。
  孟威和陈团分别带领两个连,分头从敌人身后杀进营区,韦冬宁并没有参与具体行动,而是在外围冷眼旁观。
  韦冬宁是武林高手,而且属于旷世难得一见的美女。孤身独骑游走于乱军之中,还真没有人能把她怎么样,估计也没有人想把她怎么样。
  一个绝顶美貌的女子,深更半夜单人独骑闯入混战的战场里面,而且好像闲逛一般,如果没有强大的实力做后盾,连傻子都不相信。谁想在这个时候找她的麻烦,估计是活得不耐烦了。
  事实证明,一万多人搅在一起的战场,还真没有人找韦冬宁的麻烦。她走到什么地方,不管敌我都赶紧策马闪开。
  当然,韦冬宁并不是吃饱撑的,会跑到战场上闲逛。她既然来了,肯定就有目的。
  孟威和陈团连破四座大营,宛入无人之境横冲直闯,东明县城西面的常胜军大营顿时彻底乱套。
  时间不长,韦冬宁就发现西北角的敌人越聚越多,瞬间就有三千多骑汇集过去,所以她才催动宝马冲过去。
  李宪和邹吉在城东.突然听见听天动地的喊杀声,就是韦冬宁引起的。
  原来,韦冬宁一直举着望远镜四下打量,居然被她发现一个顶盔掼甲的战将,而且站在一顶大帐篷门口指手画脚,三千多常胜军就是朝他涌过去。
  围攻东明城的常胜军,两员大将分别是赵鹤寿和甑五臣,韦冬宁当然知道。她并不知道甑五臣已经被杨再兴一枪给挑了,所以也不知道这员战将就是赵鹤寿。
  不管此人是谁,能够披挂全套铜盔铜甲,肯定就是赵鹤寿和甑五臣两人之一,所以韦冬宁决定悄悄靠上去,干掉此人给韩云山报仇。
  韦冬宁即便是武林高手,单人独骑也不可能对抗三千多人,因为她的宝马无法冲破密集的骑兵方阵。
  宝马进不去,对韦冬宁来说并不是问题,不过是小菜一碟。
  双手在马鞍的铁过梁上面一按,她整个人已经飞身而起,然后踏着敌人的肩膀冲向敌阵中央,惊天动地的呐喊声就在此时响起。
  不能怪三千多敌人齐声呐喊,因为韦冬宁右手拧着未济重剑,左手提着红毛宝刀。凡是刺向她的兵器,全都给削断了,眼看就要冲到赵鹤寿身边。
  现在所有人都明白了,这个美貌得不像话的年轻女子,是一个绝顶高手,关键是她手中居然有两把绝世神兵,让所有敌人只能干哈气。
  有人要问了:常胜军一向骑射功夫精湛,现在有三千多人,为什么不放箭?
  假如你有三千人,有一个敌人闯进人群之中来,然后你下令放箭。试问:你到底会射死谁?
  毫无疑问,射死武林高手的可能性极低,射死自己人的可能性百分之百。
  混战之中不准胡乱放箭,就和后世拼刺刀不准胡乱开枪,道理是一样的。
  韦冬宁是一个武林高手,按说杀掉一员武将并不难。如果单纯从个人武功来说,的确就是如此。
  可是,凡是上战场的武将,身边都有一群死士保护。这些死士,都是武将平时花大把金钱美女恩养出来的,就是为了在最后关头以命换命。
  赵鹤寿就有三百多亲兵,面对韦冬宁的疯狂杀戮,他们绝对做到了前仆后继,真正意义上的视死如归,让韦冬宁最后都杀得心悸手软。
  没办法,韦冬宁自幼在道观长大,虽然她跟随李宪之后杀人如麻,但是善良的本性永远存在。
  赵鹤寿身边的亲兵完全就是挺身受死,前面倒下了,后面继续站出来。
  一连杀了四十多人,韦冬宁最后都下不去手,只能一个劲地叫道:“不要让手下前来送死,有本事就上前单打独斗,躲在后面算什么好汉?”
  这种幼稚的激将法,对付爱惜羽毛的江湖人物还勉强,用来对付百战余生的武将,实在是对牛弹琴。
  韦冬宁不叫还好,她一开口反而起了反作用。
  实际上,赵鹤寿此前已经被韦冬宁的行为惊呆了,脑袋里面只剩下一片空白,根本失去正常反应能力。
  韦冬宁开口一叫,赵鹤寿才明白自己已经陷入死地。等到三百多亲兵全部死绝,自己的死期也就到了。
  留得青山在,今后砍柴烧。既然惹不起,那就躲起来。
  赵鹤寿清醒过来之后没有丝毫犹豫,而是留下亲兵殿后,他自己圈转马头转身就逃。
  按照李宪的设想,杨再兴和慕容宫分别率领四个连,从南北两面分头突袭,把常胜军的主力压迫到城西。然后利用孟威和陈团的强大冲击力,迫使常胜军溃散西逃。
  赵鹤寿此前被韦冬宁吓成了半个白痴,他不仅没有向西逃跑靠近阿里刮,反而向北逃过去。因为攻城的主要方向在北面,主力部队也在北面。
  赵鹤寿完全是下意识往人多的地方逃过去,希望能够把主力部队集中起来,这样才有可能保护自己逃过一劫。
  没想到韦冬宁踏着别人的肩膀紧追不舍,就更加坚定了赵鹤寿向北逃跑的决心。
  既然是主将,那就是一支军队的主心骨。主将向北逃跑,常胜军的将士自然就有了方向,同样往北涌去。
  如此一来,和李宪的设计完全背道而驰,可不就麻烦了吗?不是一个麻烦,而是两个麻烦一起来了:
  第一,李宪手头的兵力本来就严重不足,如果能够让敌人不战自乱,自己浑水摸鱼,才能获得最大利益。现在敌人拼命往城北集中,一万多敌人集结起来,就凭李宪目前的两千多人,只怕搞得不好就反胜为败了。
  第二,就算李宪能够打垮敌人,如果赵鹤寿还是带领主力部队往北逃走,接下来的战术步骤根本没法实施,李宪的战役设想必将前功尽弃。不要说获取最大利益,最后变成劳民伤财白忙一场。
  李宪和邹吉绕到城北,刚好看见韦冬宁在人群上“凌空虚度”,拼命追杀赵鹤寿的一幕,让他作声不得。
  不是不能出声,而是出声喊叫也没用。
  现在四周一万多人狂呼呐喊,除非李宪真是神仙,否则他一个人的喊声传不了多远,也只有身边的人才能勉强听见。
  关键是李宪身边只有七十人,如果喊叫声惊动了敌人,数千人冲过来直接把他们碾成粉碎。
  不光李宪发现糟了,邹吉也发现糟了:“为什么会这样?这下真糟了!”
  不是韦冬宁糟了,也不是李宪的计划糟了,而是杨再兴糟了!
  杨再兴身边只有四个连一千一百多人,现在敌人全部往城北涌过来,关键是主将赵鹤寿的出现,让近万敌人有了主心骨。
  一千多人和一万多敌人搅在一起,杨再兴就算是武圣下凡,现在也要遭了。
  杨再兴虽然还在狂呼酣战,而且他身后的四个连损失并不大,但是随着敌人越集越多,加上赵鹤寿声嘶力竭指挥战斗,杨再兴等人的回旋余地就越来越小,可不就糟了吗?
  李宪干着急没有办法,因为他没有预备队。
  杨再兴究竟是死是活,最后得看他自己的本事了。杀出重围,那就是活路。否则,也就没有否则了。
  这一场天翻地覆的大混战,转眼就是半个多小时。东明城北宽、广十里的范围内,直杀得尸积如山,血流成河。
  “哈哈,赶得早不如赶得巧,这一场大血战终于还是被我赶上了!”
  突如其来的一声大叫,在李宪听来简直就像仙宫妙乐。
  曹成来了!
  不光曹成来了,四个驮马式弩箭连突然出现在李宪身后,而且正在飞快地从马背上取下弩床布阵。
  “来得好,你们来得好,来得太及时了!”
  李宪举手扶额连声叫好,既然忘记曹成已经违抗军令了。按照李宪此前的命令,曹成他们应该就地坚守,等候天亮打扫战场再撤退。
  “公子,我们违抗军令提前撤退,实在是没有办法。”
  曹成对于驮马式弩箭是外行,根本帮不上忙,所以过来解释一番:“我们在黄泥岗的战斗虽然很短暂,因为溃兵乱窜,还是惊动了水泊梁山。一向稳重的张荣,居然派四千多人出来。我们不想和他们打照面,只能简单收拾了一下战场赶过来。”
  李宪目前心情正好,根本没有在意这些细节,所以很干脆地摆摆手:“计划没有变化快,你的决断是对的,无过有功。命令弩床集中一个方向,用最密集的弩箭射透敌人的包围圈,把杨再兴他们接应出来再说其它!”
  两百五十六架弩床一轮齐射,就像一把铡刀直落九天,顿时把敌人的包围圈劈开一道血槽。
  因为李宪他们处于战场外围,火光都在战场里面,一直到扑天盖地的弩箭射出去,敌我双方才发现战场东北角居然有人!
  常胜军还没有搞清楚是怎么回事,杨再兴已经发现是自己的弩床,顿时一声呐喊往东北方向冲过来,里应外合之下终于突出重围。
  恰在此时,战场的西北方向传来近千人的一声惊呼,顿时吸引了整个战场的注意力。
  人头!
  常胜军主将赵鹤寿的人头,居然挂到了帅字旗的旗杆上!
  不对,赵鹤寿的人头并没有挂在旗杆上,因为旗杆顶上还站着一个人,明显是女人。赵鹤寿的人头,就穿在这个女人右手的宝剑上!
  李宪发现韦冬宁趁乱斩了赵鹤寿,顿时把杨再兴叫过来吩咐一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