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PO18文学 > 历史 > 大唐农圣 > 第676章 终于能出门了
  由于虞秀儿和李香蝶,姚红袖三人都有公职在身,红梅和春桃又需要留在家里管照好几个孩子,所以,孙享福此次出行,只准备带两个胡姬小妾在身边伺候,一个是牡丹,一个是芙蓉,原因是她俩的汉语水平已经很过关,而且汉字也基本会写,交流使用起来,没有那么多障碍。
  当然,由于他的第一目的地是岭南,所以,虞秀儿从文工团将阿月也调来与他同行,正好岭南今年又有节目推送给运动大会,派学艺有成的阿月回去,能很好生将那些节目规整的更上档次一些。
  “阿月,你的皮肤越来越白了,我听说,你现在都有七品文工团艺术博士的官职在身了,以后可得找个好人家嫁哦。”
  当年那个每天一大早就爬树给孙享福摘荔枝的小丫头,现在也都满十六岁了,经过文工团几年的训练,她的精气神,可不是普通女子能比的,举手投足之间,更像个后世的女兵,已经有了早前虞秀儿那种气势,尤其是在上舞台的时候。
  “我才不要那么早嫁人呢!我要像香蝶老师和红袖老师一样,去到世界各地去演出。”听到孙享福当众对自己的调侃,阿月有些羞红着脸道。
  大厅之中,把这句话听进去了的人可不少,尤其是一早就将自己收拾打扮的很齐整的李泰,因为,今天是大家接旨的日子,他们早早的就来到了孙府等候,这一批又有五六人要离开九垸县就藩上任了。
  “阿月姑娘的变化确实很大的,想当年在关中收麦子的时候,我一眼就能看出她是一个獠人黑丫头,现在嘛!却是像我汉人更多一些。”也不知道是出于什么目的,李泰就插了这么一句话,来显示自己的存在感,倒是引的阿月对他一阵白眼。
  “我的变化是很大,可是,你没有什么变化,当年就这么胖,现在还是这么胖。”
  “噗······”
  李泰被阿月飞快的呛了回来,顿时引起了在场其它几个王爷的哄笑,实话,李泰其实也有瘦一些,只是瘦的不太明显,这几年,他是实实在在的在田地里干农活的,身上的肌肉长了不少,不再像以前那么虚胖了,就是皮肤嘛,好像跟阿月两人做了一次移植手术一样,一个黑黑的丫头,越长越白嫩,一个白白胖胖的小子,越长越黑,没办法,九垸县的夏天,太阳毒,李泰每天都要巡田,除虫,除杂草,不黑才怪。
  “獠人也好,汉人也罢,都是咱们大唐的人,咱们大唐也正是因为没有了民族之间的隔阂,才有了今日之强大,以后,可不要轻易拿这样的事情出来开玩笑了。”宣旨官马上就要到了,孙享福觉得有必要让现场保持严肃,开口制止了嬉笑的王爷们。
  大门外,一长溜的宦官各自捧着托盘走了过来,看来,今天要宣读的内容还不少,孙府的中门其实也就两扇,早就打开了,那宣旨内侍,正是之前来过一趟的马大全。
  圣旨当然是以最高级别先念起,首先就是嫡皇子李泰的,改封魏王,任岭南道大总管,广州都督,而且是实职,等于是让他接任退休的冯盎的班,这倒是让孙享福有些意外,但细想之下,却是能够理解。
  冯智戴已经出任了大唐第七集团军的大将军,掌管了大唐数万兵力,冯盎若是再继续掌管岭南,那么,他们冯家在军方的实力就太强大了,而且,岭南现在又有财源,李世民不可能放任一个有钱有兵的大臣,一直这么继续经营下去。
  用退休的名义,将冯盎调往长安跟李靖一起主持军事学院,让李泰这样的嫡皇子接他的位置,然后拉拢他那帮在岭南各州任刺史的儿子,这样,局面就会比较稳妥一些,稍后一些年,等岭南这边的汉化程度更高了之后,将冯盎的儿子们以升迁,外调的名义,调到其它地方任职,那么岭南之地就算是稳妥了。
  而接了圣旨的李泰,心情却是十分复杂,作为嫡皇子,会挂职州道总管,其实早在他的意料之中,因为,人家李恪都是雄州都督,他有如日中天的老娘长孙皇后在后宫中,自然是不可能比李恪的职位还低的,不然长孙皇后的脸面上都过不去。
  关键是他没有料到,李世民会让他任实职,这就打消了他回长安的美梦了,要知道,兼个州道总管,或者州牧的名头,留在长安,才是他最想要的。
  可现在,他又有些为自己掌握了岭南道这么大的实权而高兴。
  要知道,岭南道现在可不算蛮荒之地了,由于海外贸易的发展,它已经是大唐财税重地,同时,作为广州都督,他还有较大的兵权,因为,整个岭南道之兵,有数万之多,其中还包括近三万的海军,之后将都归他节制。
  而且,三年后的下一届运动大会举办地,是在广州城,那可是一个十分露脸,出政绩的项目。
  倒是跟着人群听旨的阿月,在知道这个胖子将是岭南道最大的官之后,心里很是不服气,在她们岭南人的心中,只有冯盎这样慈祥睿智,能带领大家过上越来越好的生活的酋长,才应该是岭南的最高管理者。
  再之后,就是酆王李元亨被封为陕州刺史,周王李元方被封为襄州刺史,康王李元礼被封为归州刺史,韩王李元嘉被封为黄州刺史,彭王李元则被封为房州刺史。
  这几人也同样是任实职,等于是紧紧的围在了荆州,郢州,复州三个人口大州的周边,作为山南道后续重点发展区域。
  对于他们的任职,孙享福其实都不太担心,因为,经过自己近三年的教育,他们再也不是生活白痴,在农耕方面,不能说有多擅长,至少该懂的都懂,而政治方面,有长孙无忌在上面总抓大方向,他们只需要稍微有一些执行力,当地的发展,也一定都会上一个台阶,听了那么多民学课,结识了那么多农学生,要是在自己的地盘上,发展不起几个产业,那他们就真是智商有问题了。
  最后一道旨意,才是给孙享福的,复农国公之爵,太子少师之职,无需回长安履职,继续在山南道种稻,教育新一届的王爷班就行。
  然之后,马大全把所有新来的王爷都给孙享福介绍了一遍,心师礼,并且告诉他,陛下对这些王爷的期待很高,若是他们年满十六,需要就藩的时候,还没有担任一州刺史的才能,那就是孙享福这个太子少师教学不利。
  这些话里面的意思,孙享福听懂了,有了太子少师之职,就不再像是之前那届王爷班一样,只教他们种稻而已了,还要在其它各方面教导他们,让他们有一定的施政水平,当然,孙享福也有点怀疑这是马大全刻意在给自己加戏,李世民不可能不知道师父领进门,修行在个人的道理。
  领旨过后,孙享福接收了十位小王爷,然后,就跟马大全说慢走,我不会送你了。
  既然知道这家伙对自己没什么好心思,孙享福也不会给他什么好脸色,反正现在哥官复原职了,从二品高官,虽然不入朝,但你一个宦官能耐我何?
  可怜千里迢迢而来的马大全,宣读完那么多圣旨,连被杯茶水都没喝到,就被送客出门了,孙享福可以想到,此人回到长安之后,一定会借机说自己的坏话,不过,这正是他想要的,他不动,自己怎么好推动宦官制度的改革。
  “还记得你们当初来九垸县之后,是什么样的待遇么?”
  孙享福并没有先跟李佑,李愔这些新来的王爷说什么规矩之类的,甚至,都没有安排他们居住的房间,而是把脸转向李元懿,李元轨这些明年才到年龄就藩的几位王爷问道。
  “这个,自然是记得的。”几人眼神之中带着些许玩味之意答道。
  “那就好办了,以后,他们就交给你们管教了,一切标准,都按照你们刚来的时候那样,他们少干活了,你们就要多干活,究竟谁干比较好一点,你们自己懂的。”
  “懂的,懂的······”
  听到孙享福这句话,几人不自觉的就露出了坏坏的笑,虽然还有一年多才够年龄去就藩,但是,有这些小家伙的到来,他们也算是提前解脱了一半。
  “你们自己的学业也不能放松,刚才的圣旨你们听到了,我现在有太子少师的职务在身了,陛下命我管教你们,所以,我就算是对你们动戒尺,也是理所应当的,哦,我好像忘了,陛下赐给我的可以打王爷的鞭子,好像一直都没有收回,你们懂的?”
  “懂的,懂的······”几人脸上的坏笑稍微收敛道。相比于此前在宫里的时候李纲,陆德明,孔颖达的真打,孙享福可算是好多的,虽然一直都在说打,但一处都没真的动手。
  “那好,现在差不多也要开始泡稻种,整田了,把他们身上这身锦袍,所有值钱的配饰都换下来,种田的人,可不需要穿的那么珠光宝气······”
  很快,到九垸县落脚的这些小王爷们就傻眼了,其中,性格暴躁的李佑和李愔当场就不干了,然后,他就发现,他在这里,指挥不动任何一个人,不自己动手干活的下场,就是很快就变会成一个像乞丐一样的人。
  当然,还是有人心疼他们的,李恪作为李愔一母同胞的哥哥,就跑来跟他做思想工作了,至少,让他们认清了现实。
  几日之后,南下之前要做的各种事情都安排好了,孙享福便带着李泰,阿月,牡丹和芙蓉以及一众护卫去往码头登船起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