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PO18文学 > 历史 > 宋王 > 第六三四章 英雄的荣耀
  章惇原以为要在长安等很久,没想到秦王这么快就回来了,这算是诚意十足吗?
  “子厚久等,抱歉了!”
  见面以表字相称,显得很亲密。第一次见面,章惇觉得秦王平易近人,谦逊随和,完全不同于官家赵顼的阴沉与压迫,大有如沐春风的感觉。或许是因为秦王自幼流落民间,所以不曾养成皇家高高在上的习惯。
  抑或是秦王本身就为人谦和,也有可能是对自己尤为厚爱?难不成秦王有什么别的意图?章惇看着眼前这位年轻的秦王殿下,心中有些忐忑。
  “哪里,秦王殿下言重了,殿下巡视边防重要,下官稍候无妨的。”章惇不敢在赵昭面前托大。
  “子厚此来有何贵干啊?”赵昭开门见山,不想与章惇绕弯子。
  章惇随即神色凝重,宣读了官家的诏书!
  赵昭接过之后笑道:“此番巡视各地,就是为讨伐西夏做准备。如今盛夏之时,天气炎热,待过几日凉爽稍许,即刻出兵。免得天气太热,将士们中暑,反而不利作战。”
  “何时出兵,殿下把握就是了,下官不懂军事!”虽说赵顼有交代,让他催促赵昭,尽快出兵。但章惇之在执行的时候却要打折扣,惹怒了秦王对自己有什么好处?还是谨慎一些比较好。
  “子厚虽然不懂军事,但安抚边疆部族却很有经验,西南四十五州安定,子厚功不可没啊!”
  章惇急忙客气道:“殿下谬赞,下官愧不敢当。”
  “实至名归,何必谦虚?”赵昭笑道:“前番攻陷河湟,归附的羌人着实不少,本王正发愁难以管理,如今子厚来了,本王就安心了。”
  章惇心中有数,秦王当真希望自己到来吗?表面上如何随和。背地里还不知道怎么为难自己呢?以后这日,难过啊!
  “殿下言重了,能为安抚羌人出上一点力,是下官的荣幸。”章惇是个很机灵之人,在秦王面前表现的很谦虚。
  赵昭笑道:“那就辛苦子厚了,不过你在西北,人生地不熟,做事不太方面,本王给你派个帮手吧!”
  果然有下文?章惇知道,赵昭绝对不会容许他在西北随便活动的。派个人与其说是帮忙。还不如说是监视!
  赵昭不理会章惇的反应。轻声道:“本王刚从凤翔回来,听说苏子瞻是子厚的同年,彼此熟识。刚好凤翔离秦州也不远,就让他给子厚帮忙吧!”
  “如此。多谢殿下,我与子瞻也多年不见,正好叙叙旧!”章惇笑着答应,心里却在嘀咕,派苏轼给自己帮忙?秦王这是打的什么盘算?刚才自己还在想,是否要去拜会苏轼,如此未免也太巧了?
  赵昭笑道:“别客气,子厚先在长安小住两日,苏子瞻不日就会到来。然后你们一起动身去秦州!”
  “是,谨遵殿下吩咐!”
  赵昭招呼道:“走吧,本王要去登大雁塔,长安的部分官员会前往,子厚一同前去!”
  章惇微笑道:“多谢殿下。能与殿下一起登塔,是臣的荣幸!”
  “哪来的这么多客套?”赵昭佯作不悦,沉声道:“你等嘉佑十子,乃是父皇在位时选出的英才,本王敬重你们是应该的。”
  特意提及仁宗皇帝!章惇心中一动,总觉得秦王话里有话,似乎有些特别的意味啊!就在他愣神的功夫,秦王已经扬长而去。
  ~~~~~~~~~~~~~~~~~~~~~~~~~~~~~
  唐太宗时,玄奘大师前往天竺求取真经。
  回国时带回来大批的经书,为了妥善存放经书,唐高宗永徽三年,在大慈恩寺内修建高塔,名为大雁塔!
  自此之后了一千多年里,大雁塔便成为长安的地标性建筑。在后世,但凡有人前来西/安旅游,必到大雁塔。
  唐末战乱,长安城受到兵祸,残破严重。大慈恩寺也毁于战火,只剩下一座大雁塔,却也多有破损,直到后唐长兴二年才重新修葺。虽然已经百年时间,但大宋建国之后,战火停歇,长安也开始逐渐恢复。虽然不见盛唐时的辉煌,却也是西北数一数二的大城池。
  在此期间,大雁塔也几次修葺,总算是安然无恙,坚持到了今日,成为长安最负盛名的名胜古迹。
  如今身为秦王,驻跸长安,怎么也得去一趟大雁塔才是!
  站在二十丈高的大雁塔下,人会觉得有些渺小。毕竟这个年代没有摩天大楼,六十多米高的建筑凤毛菱角,已经是很了不得的高度了。
  塔下的大慈恩寺正在翻修,这是赵昭的意思,既然自己在这里,就要让长安恢复生机,引得天下人注视,同时他还有些别的打算。
  “唐时,进士高中之后,除了赐宴游览曲江池之外,雁塔题名也是必不可少活动,乃当时读书人最大的荣耀,此举与我大宋东华门唱名有相似之处!”赵昭看着身后诸位进士,笑着讲诉当年的典故。
  还别说,很巧合,今日前来赴宴的大都是进士,其中就包括章惇和文及渊!
  赵昭道:“昔年雁塔题名是进士的荣耀,本王想让它变成英雄的荣耀。大慈恩寺正在翻修,本王准备在大雁塔下修建一座大宋英雄纪念墙,将保家卫国,战死沙场的英雄将士名字镌刻其上,让他们百世流芳,好让世代百姓知道他们为大宋抛头颅洒热血的贡献,受万世敬仰。同时,大慈恩寺的法师也会日夜诵经超度,让他们早日往生极乐,不知诸位以为如何?”
  众人都有些沉默了,不曾想秦王突然提出这样的建议。
  该怎么说呢?章惇在瞬间体味到了那么几层意思。首先一个,秦王这是有意抬高武人的地位啊!大宋重文轻武,武将在大宋根本没地位。同样是作战,若是文官指挥,胜利之后就大书特书,是了不得的功绩。若是武将指挥,最后也不过尔尔。
  仁宗朝时,文彦博不过平定了小小的贝州之乱,便当上了宰相,封赏不断,被广为称颂。狄青平定了威胁大宋南方半壁江山的侬智高叛乱,当个枢密使还被人不断攻讦,以至于后来郁郁而终。
  如今秦王公开见英雄纪念墙,就意味着武将和战士的荣光。尤其是建在大雁塔下这样的地方,意味着以后将士们也能名垂青史,万世受人敬仰。
  与此同时,武将的地位得到提升。将士们作战的时候势必也会更勇敢,秦王是要以此要激励士气,改变天下风气吗?长安乃是昔日盛唐都城所在,确实比汴京多了些许厚重与勇武。
  不过秦王此举倒是充满豪气,难怪他在西北作战中屡屡获胜,他这是要做英雄啊!大宋沉郁已经百年,也许真的需要一位顶天立地,豪气万丈的英雄……
  再者,既然是大宋英雄纪念墙,不是应该修建在都城汴京吗?既然冠上了“大宋”二字,该由皇帝来主持修建才是。如今建于长安,由秦王来主持修建,算怎么回事?秦王不臣之心昭然若揭啊!
  不,只能说秦王宏图大志毫不遮掩。毕竟这是一个不错的创举,又并非举兵谋反,何来不臣之说?根本算不上罪名啊!从汴京离开之时,官家赵顼曾经特意暗示自己,在西北注意收集信息,尤其是涉及到秦王的。言语之间,就是在强调抓秦王的把柄,谋反的把柄。
  “此乃亘古未有之创举,以后三军将士都会誓死效命,勇敢作战。”有些长安官员立即附和,他们就在秦王身边,是坚定的秦王支持者。
  文及渊道:“只是建一座怕是不够,不如禀明朝廷,在汴京或者洛阳,都修建纪念墙。”
  赵昭回头看了一眼文及渊,只是淡淡一笑。余光扫过,章惇却一言不发!
  “走吧,一起登上大雁塔,看看长安风光吧!”赵昭招呼一声,众人一起登塔。俯瞰下去,整个长安城尽收眼底。
  赵顼心中顿时豪情万丈,站在高处,顿时有种睥睨天下的感觉。
  从大雁塔上下来,赵昭问道:“及渊啊,最近忙吗?”
  文及渊低声道:“回殿下,还好,夏收之后,百姓们正在归还青苗钱!”
  “哦,百姓都还上了吗?今年收成如何?”
  文及渊回答道:“去年冬季大雪,所以关陇一带的收成都不错,按照殿下的要求,青苗钱的利息降低了一半,百姓基本上都按时归还了。”
  听到谈及青苗法,章惇的耳朵顿时竖起来。他之前听闻秦王是反对变法的,原以为西北之地青苗法肯定被禁止了,怎地还在放青苗钱?
  虽然没有问,赵昭却主动回答他,说道:“其实新法并非一无是处,比如青苗法,在一定程度上的确可以解百姓燃眉之急。只是利息太高与向地主借贷有什么区别?再者,关陇各州县,是严禁强行摊牌青苗钱,百姓有需要才借。否则只会适得其反,好多百姓反而因此破产,得不到实惠!”
  章惇停在耳中,若有所思。来长安不过短短几日,但心灵上的震撼却着实不小。对秦王赵昭,也多了许多新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