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PO18文学 > 历史 > 我靠嘴炮刷副本[快穿] > 第27节
  如今乐景重念高二, 自然要加倍努力才能把落下的功课补回来。别说报纸了,他现在连吃饭都嫌浪费时间。
  于是杨经纶便笑道:“难怪先生不知道了。薛大帅对您的《名妓回忆录》很喜欢哩, 不仅连续包场三天请下属和朋友看, 私下对这本书也多有赞誉。有道是上有所好下必甚焉, 古有楚王好细腰, 宫中多饿死,今有薛大帅好奇书,书局卖脱销。您啊, 这是乘了薛大帅的东风呢!”话刚说完他就意识到了自己话的歧义,连忙补救道:“当然也是因为先生您的文章本身就很出色, 所以才会卖得那么好。”
  其实刚才杨经纶的话已经有些过界了,若是作者稍微清高一点,说不定都会因为这番话翻脸。他小心观察李先生的脸色,发现他一副若有所思的表情,脸上没有丝毫被冒犯的怒火。他松了口气,在心里笑怪自己太过紧张。李先生的心胸气度非同寻常,岂是那些只会一味清高的矫情作者可以比的?
  在寒暄一会儿后,杨经纶终于提及了他这次的来意:“先生,这都快一个月了,新笔名的连载,您有想法了吗?”
  乐景能说他这段时间沉浸在知识的海洋里,把这一茬给忘了吗?
  有道是断更一时爽,一直断更一直爽。自从他守夜人的笔名被封杀后,每天就只需要 写《王朝崛起》的三千字连载。因为心中有完善大纲的缘故,他每天只要花两个多小时就够了,其余时间他都花在了学习和背书上。嗯,他可不想被白先生打手板。不仅丢人,而且他毕竟是靠写文吃饭的,要是手被打坏了怎么办?
  所以面对自家编辑的催稿,乐景露出了一个胸有成竹的笑容:“已经有了思路,只是还需要推敲一下,大概还有过几日才能成稿。”
  出于对乐景以往坑品的信任,杨经纶立刻相信了他的话,怀着过几天就可以成为先生新文的第一个读者的美妙期待,他美滋滋地空手而归。
  乐景本来今天下午还想去市图书馆借几本书的,得,他现在哪儿也别去了,就老老实实呆在书房里构思新作品吧。
  然而计划的珍贵性就在于它经常被更改。下午,《北平小说报》的王主编找上门了,他当然不是空手来的,他还给乐景捎来了一大包“礼物”——一百来封读者来信。
  “这是我们编辑部挑出来的具有代表性的读者来信,您看看什么时候方便回一下?”
  乐景:……
  他在心里叹了口气,微笑道:“行,我会尽快回信的。”
  《王朝崛起》的受众面很广,读者来自三教九流的各种人士都有,通过查阅他们的来信,他可以短暂窥见他们的人生,有利于他写作素材的积累,所以他是很愿意拆读者来信的。
  【先生您好,我是一名码头工人,没什么学问,识字不多,若有错漏之处还望您见谅。
  我平日里是最烦看书的,一看那些密密麻麻的文字就头痛。可是自从某天在街头的教书先生那里听来了《王朝崛起》的部分章节后,我就对这篇小说彻底入了迷,我从未听过这样奇妙爽快的故事!
  为了第一时间看到《王朝崛起》的连载,我一边看一边查字典,我也因此学会了很多字,懂得了很多新知识,这些都是先生的书的功劳!】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乐景想起了他小学时,那时候《哈利波特》刚在英国发行了第七部《死亡圣器》。邻居家的一个学渣姐姐,为了第一时间读到《哈利波特》的结局,一边查英语字典一边艰难地啃完了生肉。她的英语成绩也因此突飞猛进,从之前的年纪吊车尾,一跃挤进年纪前三十。
  他的《王朝崛起》能让一个人燃起学习的兴趣,能促进他的读者群体学习,那么这本书就是成功的。他看了下信封上的寄信人名字,发现竟然还是个熟人——廖房。那日他受南塘的指派趁夜翻墙却被他养的两只狗咬伤,乐景给了他一些医药费,从那以后他就再也没见过这个人了。没想到这人竟然也成了他的读者。
  乐景又想起前些日子给他寄来读者来信的炮灰弟弟李景亮,忍不住陷入了沉思。他是中了会把所有炮灰变成迷弟的buff吗?还是说他这次穿越其实拿的不是晴雯的剧本,而是晋江万人迷主角剧本?
  他想了想,给这个读者回信写道:“在我看来,你的文字水平已经很不错了,我的作品能帮你学习和进步,那么它就是有意义的。期待你未来有更好的发展。”
  没过多久,乐景又翻开了一封让他感慨万分的来信。
  【林钟七先生您好,我是下河乡的乡长魏晨曦,我代表我们全乡人给您寄来这封感谢信。
  我们下河乡很多人都不识字,所以我平日里经常会跟村民们读报,《北平小说报》上连载的很多小说我都和大家念过,可以说我们乡的大部分人都是《北平小说报》的忠实读者。但是以往大家听报,都只是为了打发时间,听过就忘,可是先生连载的《王朝崛起》和那些小说不一样!
  我从未看到过如《王朝崛起》这般天马行空,妙趣横生,引发人无限遐想的小说!也是从《王朝崛起》这部小说里,我才知道什么是穿越,什么是时空倒流,我才第一次意识到,除了我们生活的世界外,可能还存在其他的世界,那个世界孕育和我们世界不同的历史和文明,每每想到此,都让我心驰神往,恨不能亲身往之!
  可是很快,我就发现《王朝崛起》这部小说里藏着的价值比我想象中多。它虽在幻想的空气中抽枝发芽,长成苍天大树,却一直深深扎根在现实的土壤里,吸收来源于我们华夏文明的养分。
  您在文章里告诉了读者如何区分有毒和无毒的野菜,如何烹饪蝗虫作为食物,如何寻找水源,如何开采水井和挖掘水渠,如何制作陷阱捕捉猎物……您不厌其烦地详细描写这些‘琐事’内容。说来惭愧,在起初我完全没有意识到您的良苦用心,反而因为文章本身的幻想性对这些内容不以为然,甚至认为作者是在凑字数好多领稿费。
  我出于知识分子的傲慢完全忽视了您传达的利民知识。若不是今年秋收,下河乡的很多村子因为连年的干旱粮食减产,却有一个村子的村民因为按照您在《王朝崛起》里提供的方法,挖出水井引水到了农田进行灌溉,从而避免了粮食减产的话,我恐怕会一直活在自己的狭隘和傲慢里。
  也就是在那之后,我才知道,在之前就已经有好多村民依照您提供的方法采摘野菜,还有人因此进山打猎满载而归。就连捕蝗虫都成了百姓餐桌上难得的荤腥美味,还有很多村民组织起来一起去挖蝗虫卵的,炸蝗虫卵不需要油,尝起来格外鲜美可口,很受百姓们欢迎。
  因此在我看来《王朝崛起》已经不是一部简单的消遣文学了,它能开民智,能活人性命,只这一点您就足以封圣!也许您会觉得我这样说太夸张了,我认为所谓的圣人就是‘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任何人只要满足其中的一点,就能成为圣人。所以在我心里,您就是圣人。】
  乐景读完信,不免思绪万千。
  何谓圣人?
  圣人的繁体写做聖人 ,上左有“耳”以表闻道,通达天地之正理;上右有“口”表以宣扬道理,教化大众;下边的“王”代表统率万物为王之徳,德行遍处施行。韩愈在《原道》里说:“古之时,人之害多矣。有圣人者出,然后教之以相生养之道。”
  乐景并不觉得自己有做出那般伟大的功绩,他也没有狂妄得以为自己因此可以和先贤们相提并论。他只是做了任何一个在后世体会过衣食无忧优渥生活,享受过自由和民主文明熏陶的现代人都会做的事情,所以这没什么可值得夸赞的。
  但他还是觉得高兴。
  不是因为别人的感谢这种虚无缥缈的东西,而是因为他的作品在对抗这个操蛋的时代方面,取得了不错的成果。
  他甚至有些自恋地想道,也许他此时微小的努力,真的能稍微把文明的车轮向前挪动几毫米。
  作者有话要说:
  本来说这章要多写点的,但是我没做到是有原因的!!!
  我写到一千多字时,整理床铺时随手把一本书放到了电脑键盘上……等我整完后我就傻眼了,我的一千多字的文档不翼而飞!!!妈蛋我不小心把书压在了删除键上!!!
  好气哦!
  所以我只能苦逼得选择了重写quq
  明天我尽力多写点儿吧qwq
  以及因为怕被你们说主角自恋,所以我一直没有在正文说起过,乐景会选择改变社会,是因为他本身其实有很深的自恋倾向。因为他觉得人性光辉是美的,所以他潜意识觉得“身为先行者而努力改变社会”的他也是美的,这就是他莫名其妙使命感的由来。
  第38章 民国之写文(37)
  两天后, 王主编过来拿《王朝崛起》的后续稿件。乐景的《王朝崛起》稿件差不多是一周一交,他会每周写出两三万的稿件交给《北平小说报》报社,然后报社每天在报纸上刊登一章。也正是因为他这个习惯,他入狱这几天《王朝崛起》才没有开天窗。
  乐景趁机把自己写好的读者回信交给了王编辑, 让报社好把信给转寄出去。按理说王主编大小也是个部门boss, 每天不说日理万机但也差不多了, 像收取稿件和给作者转交读者来信之类的琐事应该是由专门跑腿的编辑负责的, 实在不用劳烦他这尊大佛的。
  但是王主编就是乐意往乐景这里跑,谁来跟他抢这个活儿他还生气。都怪《王朝崛起》太好看了!自从追了《王朝崛起》的连载他就天天茶不思饭不想,就连新养的八哥都莫得滋味了, 整天都在抓心挠肺好奇《王朝崛起》的后续剧情。所以每次作者交稿日他跑得比谁都勤快, 就是想借着身为编辑的便利, 首先阅读接下来的剧情。
  哪怕不是收稿日, 他也会打着送读者来信的名义, 经常来乐景这里晃悠, 就指望着时不时往作者的存稿箱瞄上一眼, 缓解他追更时的痛苦。
  所以这次乐景刚把稿件递了过去, 王主编话都顾不上说,先如饥似渴地阅读起来。于是乐景就见王主编先是一脸凝重, 然后眉头舒展, 喜笑颜开, 表情好像寒冬鹅毛大雪里喝上一碗滚烫的羊肉汤般痛快。
  “没想到, 真是没想到!”王主编两眼放光地看向乐景,“果真只有徐望穆这般智勇双全,怜悯百姓的好男儿才能拯救风雨飘零, 山河破碎的大华!”
  乐景:……???
  偏偏王主编还一脸期待地望着他,问:“徐望穆通过这次成功的守城战, 大败野胡军队,证明了自己的实力,接下来朝廷应该发布招贤令,招他入朝为官了吧?”
  他发散了思维,一脸神往地畅想道:“凭徐望穆的才智和谋略,一定能赢得皇帝对他的信任,谱写一曲君臣相得的佳话,日后史书也一定会记下他率大军击退野胡侵略大军,拯救风雨飘零危在旦夕的大华王朝的丰功伟绩!”说到这里,他兴奋的脸都红了,青史留名可是所有读书人的终极梦想,这也是他作为《王朝崛起》的铁粉给主角徐望穆设想的最完美的结局。
  乐景:……
  也不怪王主编有如此联想,就拿造反小说的代表《水浒传》为例,梁山好汉们大碗喝酒大口吃肉,端的上是英雄气概,可是最后的出路也不过是被招安罢了,其余人出家的出家,战死的战死,离开的离开,结局惨淡。虽说招安派也大多不得善终,但是如此结局也暴露出作者施耐庵(这位可曾是个朝廷命官)和当时的社会整体观念。受几千年君主专制和儒家思想影响,华夏上至王公贵族,下至贩夫走卒,都被灌输了一条“常识”——学成文武艺,货与帝王家。说白了,你读书练武,就是为了做官。
  现在虽然是新时代了,头上的也是大总统而不是皇帝老爷了,可是这种持续了几千年的观念早已经成了华夏的文化血脉的一部分。就连在现代,很多老一辈人还只认为只有公务员才是正经职业。
  所以王熙贯会有这样的想法再正常不过了。乐景也可以想见等到最后图穷匕见,很多读者发现徐望穆把刀尖对准大华,一举挥刀斩断了大华王朝的气数后,该会有多么战栗不已。
  出于对老先生脆弱心脏的考虑,乐景只是微笑说道:“等到剧情进展到那里,你就知道了。”
  看完新稿后,心满意足的王主编也向乐景提出来他这次前来的另一个重要目的。
  “出版?”乐景有些惊讶:“这么快?”
  “其实我们报社早就应该联系出版社出版您的文章了,只是我们报社的总编谢先生想着多连载一段时日,先打响作者的名气再说,所以才拖延到了现在。您的《王朝崛起》连载到了现在也有二十几万字了,剧情也进展到了一个小高潮点,正好可以趁热打铁出书了!”
  两人正在谈论出版事宜的时候,杨经纶找上门了。
  乐景分别用守夜人和林钟七两个笔名在两家报社投稿的事可以瞒得过读者,却瞒不过编辑们。在最初乐景还想隐瞒一下这件事,所以定下了《王朝崛起》一周一交稿的规矩,特意和《鼠眼看人低》的交稿日期错开,倒也真是瞒过了两家报社一段时间。
  可是,纸终究是包不住火的。乐景出狱后的那张照片广为流传,别人可能认不出他是谁,可是却瞒不住王主编。毕竟乐景是他们家报社的当家台柱子之一,如果王主编要是真不认出来他的眼睛就白长了。
  顺便一提,他那个便宜弟弟李景亮似乎也有些认出来他了,还专门上《文学报》打听过他的事,只不过被杨经纶糊弄打发走了。后续乐景就没听到过有关李景亮的消息了,大概他自己也是不想相信原本处处不如自己的废柴哥哥突然变成了小有名气的新锐作家吧。
  既然事情已经曝光,乐景也就没想隐藏了,所以半个月前就大大方方向王主编告知了他就是守夜人这件事。
  王主编在得知乐景就是被当局封杀的守夜人后,第一反应就是他们报社一定要更加小心谨慎隐瞒他的个人信息,要是被人知道林钟七就是守夜人,当局再来一次封杀的话,他们报社哭都没地方哭去。《王朝崛起》现在可是他们报社不折不扣的摇钱树。
  至于杨经纶那边,乐景打算等他像王主编那样主动发现时再告知他“真相”。他这个人一向是一碗水端平的嘛。
  所以这次杨经纶上门来,就正好看到了乐景和王主编相谈甚欢的模样,他疑惑地问道:“这位是?”
  乐景笑眯眯地说道:“介绍一下,这是《北平小说报》的主编王熙贯先生。”
  杨经纶当然知道《北平小说报》,对于王熙贯也有所耳闻。
  有道是同行是冤家,杨经纶一边热情和王熙贯握手,一边在心里嘀咕道王熙贯找来干什么?该不会是约稿吧?这也不对啊,李先生的风格明显不适合《北平小说报》啊。
  《文学报》和《北平小说报》两者的受众定位不同,所以功能定位也不一样。前者受众是文化精英,所以刊登的文章也都以政论和针砭时弊的严肃文学为主,后者的受众囊括三教九流的人物,功能定位就是娱乐休闲,所以刊登的都是趣味性很强的通俗文学。因此二者向来是井水不犯河水,两家的作者也从不流通。
  杨经纶试探道:“王先生这次来,是来向李先生约稿?”
  王熙贯笑着看了乐景一眼,眼中闪过一丝促狭,故意慢吞吞回答:“我是来向林先生收稿的。”
  “林先生?”杨经纶愣了一下,随即好像想到了什么,失声问道:“难道是林钟七先生?”他惊喜地环顾四周,“林先生也在?在哪里?”
  乐景咳嗽一声,慢悠悠地说:“远在天边,近在眼前。”
  杨经纶的视线猛地跳到了乐景身上,他干笑一声,“该不会……?”
  乐景笑道:“没错,你口中的林钟七,就是区区不才在下了。”
  杨经纶接下来的表情格外精彩。据乐景的观察,此时他的心情就类似于后世娱乐圈粉丝发现自己心目中冰清玉洁的爱豆私下里竟然是个光着膀子抠脚的东北大汉,这可是一起足以引发无数粉丝脱粉回踩的严重人设崩塌事件。
  乐景耐心地给了杨经纶一点反应的时间,却见杨经纶在最初的震惊过后,脸上竟然浮现了娇羞的红晕?
  杨经纶羞答答地说:“其实,我也在追《王朝崛起》……”
  乐景这下真的有些惊讶了,“我之前从未听你说过。”
  杨经纶不好意思地低下了头,“那什么,我不是之前怕先生不喜欢看这些小说,所以我一直没敢说,没想到《王朝崛起》竟然就是先生写的。”
  行叭。
  这下剧情走向已经变为东北大汉竟然是自己粉上的新墙头的离奇展开了。
  杨经纶虽然说得委婉,但是乐景也明白他的意思。文学圈也是有鄙视链的,好多正经的文人其实是不太看得上那些写市井通俗小说的作者的。因为古往今来,那些写出足以传世的通俗小说的作者大多都是科场失意的落魄学子罢了。别说进士了,秀才就算他们中的文化人了。四大名著的作者,也就施耐庵一个人是进士。《聊斋》有名吧?可是蒲松龄就是一个屡试不第,挤不进主流文学圈的穷贡生罢了。
  当然这并不是在宣扬读书无用论。因为那些顶尖的文化精英们都选择修经史去了,一些老谋深算之辈,譬如司马光,这个官场老油子撰写的《资治通鉴》可是研究的政治厚黑学和帝王心术。偶有一些惊才绝艳之辈,比如王阳明,他通过写文来宣扬自己致良知的心学,门生者众。
  主流文化圈对市井通俗小说的鄙夷一直到了清末民初才得到了改善。
  所谓的严肃文学和通俗小说的划分,这一套其实是从西方那里传来的。如今华夏的现代文学不过刚刚起步,虽然受白话文运动的影响,现在流行写白话小说,但是华夏受西方影响太深,主流文化圈都重视悲剧。他们认为悲剧才是有艺术价值的。所以在很多人看来,写严肃悲剧的守夜人逼格就天然比写爽文的林钟七高。再加上《文学报》本来就是严肃文学的大本营,杨经纶喜欢《王朝崛起》还要像个深柜一样偷偷摸摸的也就不奇怪了。
  杨经纶现在对乐景那是佩服的五体投地。在他看来李先生既写的了《名妓回忆录》《鼠眼看人低》《最后一个不吸毒的人》这样立意深刻,用词辛辣的严肃文学作品,又能写出如《王朝崛起》这样天马行空妙趣横生的市井通俗小说,切换不同文风运用自如,真可称得上大家了。
  同时他也升起了危机感,先生还没定下新连载的这些日子里,《王朝崛起》的连载可是一期都没停!要是先生因为守夜人笔名被封杀而转投《北平小说报》的怀抱怎么办?!
  虽然他也很喜欢《王朝崛起》,但是出于一名粉丝的心态,他还是希望李先生能继续进行严肃文学创作的。因为只有这样才能让李先生挤进主流文学圈子,获取更高的社会地位。
  因为心里的这份担忧,不顾别家报社的编辑还在场,杨经纶就飞快地告诉了乐景他此行的来意:“先生,好消息!刚刚上海那边的一家电影公司联系上我们报社,想把您的《名妓回忆录》拍成电影!”
  </div>
  </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