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PO18文学 > 历史 > 汉末高顺 > 第374章 两郡来投
  豫州鲁国汴县山区的贼首昌豨,见天下大乱,官府无暇顾及,胆子变的大了起来。
  这几年来,只要不入青州地界劫掠,青州官兵根本就不搭理他,所以,他这次准备主动出击,目标是占领鲁国。
  鲁国治所鲁县(今山东曲阜),领6县:鲁县、汶阳、卞县、驺县、蕃县、薛县。
  昌豨先是占领汴县,以汴县为基地,向四周扩展实力,仅用三个月,除鲁县之外的五县尽归昌豨所有。
  青州不愿意管他,徐州陶谦忙着收复广陵郡,豫州和兖州的内乱马上爆发,谁都顾不上他,让他获得了发展之机。
  怕引起士族的众怒,昌豨对鲁县只围不攻,希望孔家和鲁王自动逃跑;为了达到这个目的,昌豨对周边几县的地主富户、士族等疯狂劫掠,没有及时逃离的,全被杀掉。
  在每县都任命小头目负责管理,鲁国成了昌豨的天下;由于降低税赋,取消杂役,昌豨获得了当地百姓的支持。
  昌豨的疯狂行动,让近在咫尺的济北国国相鲍信非常担心,他的那些军队,皆是临时组织起的农民,没有经过严格的训练,打顺风仗还可以,绝不是人多势众的山贼的对手,且山贼凶残无比,杀戮成性,战术狡猾,打的过就打,打不过就跑,若是防御不严,便疯狂劫掠一番,对地方造成很大的破坏。
  联军解散,会盟失败,鲍信对袁家以及众人失去了以往的信任,现在他的思想急剧转变,只希望为官一任,造福一方,至少要保护地方安全。
  鲍信的谋略和眼光在汉末属于出类拔萃者。
  可是军阀混战的局面已露苗头,兖州、豫州首当其冲,鲍信没有那么大的野心,只求自保;可是刺史刘岱根本不是他能依赖的人;他看着曹操的能力,可是曹操现在还没有地盘,暂时还依靠不上。
  在与弟弟鲍韬、鲍忠商量后,决定带领济北国投奔青州牧广平侯房良。
  济北国与济南国近在咫尺,紧靠历城,若是投奔广年侯,则会免去被兖州其他军阀的攻击,豫州鲁国的贼寇也不敢前来骚扰。
  青州的富饶、稳定,早就令他的两位弟弟羡慕不已。
  老百姓可不管当官的是什么政治理念,只求过个稳定日子,很多富户也是如此,他们感觉豫州、兖州不可久留,已有兖州百姓和富户开始向青州迁移了。
  向冀州迁移有黄河阻挡,向徐州迁移有鲁国的贼寇和公孙瓒的官兵阻挡,向青州迁移,非常便捷,且青州对移民来者不拒,甚至还提供很多便利条件,此前就有很多移民前来的百姓,早就把青州的情况传播兖州了。
  三人轻松达成意见,于是鲍信派鲍韬前去青州拜访州牧房良。
  房良非常高兴,知道主公高顺喜欢地盘,没有请示,先把事情应下了,并许诺,继续由鲍信担任济北国国相,不过此后只负责民政、民生和基础建设等,军事防御由派遣去的长吏负责。
  鲍韬欣然应允,立即随房良安排的长吏返回。
  房良随着派出一位高级武官做济北国的长吏,带领一千骑兵与部分初级军官和十五位中级军官前去上任。
  长吏上任后,对现有的官兵进行考核淘汰,不适合从军者坚决淘汰,所有军官皆由初级武官和中级武官担任;各县的县尉也换成了中级武官,对各县的衙役和兵丁进行重新选拔,不足部分就地招募。
  通过一系列调整,官兵数量减少,战斗力却提高了;若是有外敌入侵,现有官兵绝对能坚持到青州援兵的到来。
  鲍信、济北国国王、各县百姓等,皆感觉安全放心了。
  与此有相同想法的是东郡太守臧洪,他虽然被任命为东郡太守,却没有经过朝廷的认可,更重要的是,他手中无兵,原来桥瑁的军队,大部分都被刘岱收编,只退回来了一些老弱病残,现在兖州风起云涌,他根本无力自保。
  当他看到鲍信投靠青州之后,不管是官员还是百姓皆处于祥和的氛围之中,不在害怕战乱的发生,便有意向冀州靠拢,首先,他把郡治由黄河南岸的濮阳搬迁到黄河北岸的东武阳城;随后,派人马上去拜见冀州牧高顺。
  此时,房良的信件也送达冀州。
  高顺对房良的办法有些不满,他承诺过朝廷,不插手中原事务,此举无疑是违背了对董卓的承诺,且容易让中原诸侯对他产生提防。
  现在东郡太守臧洪的使者也到达了冀州,高顺现在拿不定主意,便召集诸人商谈办法。
  戏志才和郭嘉的意见一致,这可方便大军南下兖州,是好事;他俩并不关心对朝廷的承诺之事,更不担心对诸侯的心理影响。
  在戏志才看来,实力决定一切,实力强大,毋须在意此等小节。
  戏志才宽慰道:“主公,这是他们主动来投的,可不是我们武力压迫的,并不违背主公对朝廷的承诺,且董太师也不会因这种小事而兴师问罪。”
  郭嘉更是直接,笑道:“主公,这两郡不仅要接纳,而且好建设好,经营好,与我们辖区的百姓无二制,让那里的百姓过上后日子,不受战火的屠戮,此后,肯定会有更多的郡以这两郡为榜样,有更多的郡来投。”
  审配支持道:“主公,以配估计,朝廷不仅不会怪罪主公,而且会赞赏主公,若是所有的郡都来投,则朝廷便不用平叛了,岂不皆大欢喜?”
  高顺有些事情不愿意明说,只是感觉审配的话太过肤浅,只看到了表明现象,没有看到问题的实质;董卓肯定希望兖州动乱,他好派军进入兖州,估计董卓早已把兖州视为他们的地盘了;若是接纳了两郡,无疑是动了董卓的利益,他内心肯定不高兴。
  戏志才像是明白高顺的心思般,又宽慰道:“主公,现在我们兵强马壮,不惧怕任何势力,若是不接纳这两郡,以后还有谁敢向主公靠拢呢?所以,即便朝廷和董太师不高兴,我们也要接纳这两郡,我们的态度必须明确。”
  高顺想了一下,感觉戏志才的话很有道理,必须表明他的态度,这是做给其它郡的太守看的,于是,同意接纳两郡。
  济北国归青州管辖,东郡暂归冀州管辖;并参照济北国的办法,向东郡派出武官和军队,负责防御;东郡的行政和民生皆由太守臧洪继续负责。
  在戏志才的建议下,高顺加大了对东郡的投资和建设,道路、白马渡渡口等工程成为建设的重点,此举,为东郡百姓创造了很多岗位,让很多吃不上饭的人,有了一条活路。
  消息传开,令众诸侯心中一惊,董卓和李儒对此也非常不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