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5章事务繁多,闲休难
罗大川闻言,点点头开口说道:“大人这个意见倒是不错,不过需要经过试验,否则不仅仅是对大人的金钱不负责,更是对海船的不负责。”
李存焕闻言,对罗大川感官大为改变,在后面的时间中,李存焕让罗大川负责带自己观看其他海船。在谈话中李存焕也摸清楚罗大川的来历了,罗大川他的爷爷的爷爷这一辈已经开始制作海船了,到了他这一代,因为在造船厂中得罪了一个权贵,无奈北逃,逃到了卢龙境内,因为看到造船厂招聘告示这才进入造船厂。
最让李存焕惊讶的是,罗大川居然读过书,即使是大唐,当时也是士农工商,士无疑是最高级的了。而读过书的罗大川居然还去做造船匠,不过慢慢的闲聊当中,李存焕也明白了罗大川的为人了。罗大川是一个造船迷,他热爱一切和船有关的东西,为此他可以和任何人顶撞,包括李存焕感官开始见到他的时候那冲动。也是因为如此他才得罪了权贵,否则以他的技术不会如此落魄到卢龙。所以他也为了理想而放弃了参加科举。
这不由让李存焕更加敬佩罗大川了,这可不是一般人能够下得了的决心。同时也让李存焕喜欢上罗大川了,当然别误会,这个喜欢可不是那个喜欢,李存焕的姓取向非常正常。
对于手下大将,李存焕最喜欢的不是老人庞孔明或者段子尧,而是周德威。周德威是一个非常本分的人,他是一个军人,但他不是一个政客。他从来不过问政治上的事情,除非李存焕向他咨询。而罗大川明显也是这样一个人,他只会一心一意的去制作海船,他不会去为了讨好某人而修改海船。就如同李存焕指责海鶻船这一种大唐海军主力战舰一样。
如果是其他工匠根本就没有罗大川那个胆量,哪怕是韩梦殷他也没有准备矫正李存焕的错误,韩梦殷他不过是想婉转的告诉李存焕并没有制作错。而其他工匠,则是只会立刻求饶,然后按照李存焕的要求改进,不合适在海上作战的战舰。但罗大川非常的有原则,属于他的领域,哪怕是李存焕他也不会因为权势而改变。这样的人无疑是最让李存焕喜欢的。
当海船下海典礼完毕后,李存焕当众宣布造船厂改建制为军器监的下属单位,最高级别官员为造船使,正七品下,下设立三个造船副使,从七品下等等。而罗大川则是担任造船使,而韩梦殷则是兼任担任军器监副使,专门负责造船厂的事务,但实际上罗大川被提拔为掌权人。
这个却让众人想不到的,毕竟当时罗大川不但顶撞李存焕,而且还揭穿李存焕盗版的事情。众人都不由自主为他捏了一把汗,本来以为这个家伙不死也会被发配到辽东城挖矿去了。却不想居然被提拔为正七品下,这可是比一个中下县的县太爷还要高上一品阶。
没有多长时间就在民间流传出一个李存焕赏识人才的民间故事,在故事里面李存焕浑然不在意顶撞他的人,反而大力提拔这种敢于进谏的人。却是让李存焕博得了一个从谏如流的好名声。这个却是李存焕意想不到的结果。
“大将军,郭大忠求见!”刚刚回到国公府的李存焕,还没有松一口气,郭大忠已经马不停蹄的来求见了。
“大将军,高句丽使者王建今天早晨来求见,但得知大将军不在就离开了,并且让我们转达,希望大将军什么时候回来让大将军召见他!”
“大将军,聂夷中大人求见,说是弹劾数名官员!”
“大将军……”
“行了!行了!”李存焕当真是两眼冒金星,自己才回来,刚刚坐下那张藤椅,那些事务就好像被捅了的蜂窝,疯狂的朝自己涌过来。
麻痹的!让老子歇一会是会死啊!李存焕愤愤不平的想道。
“那,大将军,现在究竟是接见那位?还是告诉他们延迟时间接见?”李存焕的‘秘书’韩延徽迟疑的看着李存焕,等待他的回复。
李存焕叹息一声,愁眉苦脸的开口说道:“让郭大忠先来见吧!那个王建,让他明天来见我,郭大忠走了让聂夷中来见自己,还有什么一会儿再说吧!”
“是!”韩延徽应道,走了几步,却突然定住脚步,迟疑了下,对疑惑看着他的李存焕婉转的劝说道:“大将军,你现在是三镇节度使!威震天下之人了!”
这段话仿佛是一句没头没尾的奉承话,但李存焕明白韩延徽的意思,他不是在奉承自己,而是在说:你是三镇节度使,你的责任很重的。你是威震天下的人,但你别忘记你是靠什么威震天下的。简单点说就是要李存焕勤劳一些。
李存焕苦笑道:“行了,你去叫郭大忠进来吧!”
郭大忠很快就进来了,一身金黄底色、绣着火红猎犬的长袍,不仔细看,还道是一团烈火。一看到李存焕,郭大忠立刻单膝下跪,双手高举过头,恭谨的说道:“属下锦衣卫左镇抚使郭大忠,见过大将军!”
李存焕虽然最高品阶的是司空,次一点的是国公,一般来说,不是称呼李存焕为国公,便是称呼李存焕为大司空。不过这些都不是李存焕喜欢的,李存焕凭借武力得到现在的权势,所以他非常重视武将,他让他的手下一律称呼他的最高军衔,也就是武散官,辅国大将军,一般称之为大将军。
“起来吧!你这么着急找我有什么事情?”李存焕开口问道,并打了个手势,让手下的人上茶水。
“是洛阳那边的事情!”郭大忠站起来,微微低着头,开口说道。
李存焕闻言皱着眉头,回忆一下关于朱温和李克用的事情。朱温和自己签订了盟约后,立刻回师。虽然他害怕自己在他背后捅一刀,留下丁会带着三万大军镇守郓州、兖州,但依旧有四万余大军回师,在汴州再次召集士兵,到了洛阳的时候已经有六万大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