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PO18文学 > 历史 > 炮灰奋斗史[清] > 第285节
  虽然之前有太监跟他详细描述,但毕竟不是亲眼所见,太上皇光靠着想象,还是想象不出这玩意到底是如何工作?
  四爷点了点头,朝一旁招了招手。
  人群中立即走出一个人了,正是上回在圆明园试验拖拉机的人。
  那人过了之后,就跪地,“草民叩见太上皇叩见皇上。”
  四爷微微抬了抬手说,“先给众人试验一番。”随后他扭头对太上皇说,“汗阿玛还请随儿子退后。”
  太上皇手放在皇帝手上,任由儿子将他扶到田埂旁。
  那人手拿了一个怪模怪样的铁条过来,然后插入了最前面机器中的某处,大力的摇动起来。
  越摇越快,很快轰隆声又重新响了起来。
  那些头一次听到的臣子,吓得忙高呼一声,“保护圣驾!”呼啦啦的将皇帝跟太上皇围在中间。
  四爷还没有开口,太上皇就不乐意了,挥了挥手说,“都后退,后退,遮到朕的视线了!”
  这时候就是弘暻跟弘时上场了,“众位大人不需要担心,咱们还是先退后一步,不要站着田地了。”
  等明白是虚惊一场之后,众人才往后退,随后眼里的惊惧退去,换来了好奇。
  棚子里的人倒表现得比大臣们好一些,毕竟之前已经见识过这铁疙瘩的声音,已经有了一定的抗性。
  这回大铁疙瘩叫了起来,众人才反应过来,原来这大铁疙瘩得叫才能跑。
  弘暻上前跟着四爷一同将太上皇扶到远离地头的地方,然后又看一个人过来帮忙将深耕犁给抬了过来。
  那深耕犁已经改装过,上面焊了一个头,正好能够跟拖拉机连接上。
  将眼对上之后,抓住一个大铁条,深耕犁就跟拖拉机牢牢的连在了一起。
  那人手扶着拖拉机向四爷禀报,“万岁爷,草民已经准备妥当。”
  四爷挥了挥手说,“去吧,以最快的速度将这块地给犁完。”
  自打准备在皇庄里办一次拍卖会,就让皇庄准备了一块地,这块地原本就是一块旱田,规规整整的成正方形,足足有一亩地的大田。
  自打命令传了下来,这块田地里等农作物又以最快的速度给收掉了。
  半个多月没有管,地里已经长满了杂草,将农作物给弄死了,偶尔没有死的,也因为争夺不过杂草,变得营养不良。
  这块地还是好地,就白白的荒废着,皇庄上的人看着都心疼。
  可是上面命令下来,内务府的管事亲自过来看过,这地也只能就这样荒废着。
  四爷命令一下,那人就开着拖拉机,迅速的在田地里跑动起来,土地被掀到两旁去。
  这时候草棚里跑出几个人,跑到田地里看着那被犁起的地。
  不用四爷开口,旁边的侍卫又迅速的跑过去这群人给抓了起来。
  那几位只穿着一身棉衣,看起来也有些单薄,洗的颜色都已经不鲜艳,虽然衣服很是平整,说实话一看就知道家境比较差。
  四爷挥了挥手,侍卫将几人给带了过来。
  “把人松开。”四爷呵斥一声。
  侍卫松开之后,那几个老农当即跪倒在地。
  “皇上圣明,草民等人刚才失了分寸,实在是太过激动。”
  四爷自然知道眼下不是抢风头的时候,便退后一步,跟太上皇说,“汗阿玛,这些人也是无心之过,不如就饶过他们。”
  基本上四爷一有动作,太上皇就知道他想干什么。
  便点了点头开口说,“无妨,就算是朕,在此时此刻也是激动非凡。”随后太上皇又问向那几个老农,“对于此等利器,你等有何看法?”
  其中一个老农跪地道:“草民什么都不懂,只知道草民要是有了此物,耕地就不再是什么费力的事情。”
  老农也说不出什么大话了,只能够根据自己的想法来说。
  太上皇点了点头,让他起身又问向旁边的人。
  “……这铁疙瘩完全可以替代耕牛,看着犁地一点也不费劲,还比牛的速度要高,而且可以持续不断的犁地,也不需要怕累坏了牛。这东西要是归了俺家,种上几十亩的地都不费事。”被问到的老农激动的脸发红,声音显得高昂。
  一时之间,几个老农都争先恐后的夸赞拖拉机。
  太上皇听着听着就觉得不对劲了,怎么这几人都拐着弯的想要跟他讨机器?
  太上皇装作没听懂,挥挥手对着几人说,“行了,你们想要说的,朕已经知道了,你们都退下吧。”
  几位老农有些失望,还是依言退下。
  四爷身后的弘时拐了拐弘暻,小声的嘀咕了一句,“这几位也太异想天开了。”
  弘暻目视前方充耳不闻。
  弘时觉得没劲,只好也跟着往前看。
  田地里,那拖拉机还是按照之前的速度在田地里跟犁地,基本上在场所有人的视线都跟着他在动。
  这么枯燥的动作,几百人看着也不嫌烦。
  时间过去了一个小时,这亩地已经差不多了,整个田里的泥土全都翻了过来,那人又扶着拖拉机回来。
  这回将深耕犁换成了耙子。
  这回这人不再走动了,儿子直接站在耙子上,机器一开,速度比之前犁地还要快。
  耙子往前跑,将大土全都给耙碎了,土里的草根不是被弄断,就是被耙子给了出来带着往前跑。
  这次也没有在跑整块地,只跑了一个来回,就将机器停在一旁。
  接下来就轮到弘暻出场了。
  这段时间弘暻已经培训过,该说什么不该说什么,他也都已经了如指掌。
  毕竟像这种推广东西的事情,也不能让四爷亲自站出来,所以弘暻就成了一个好人选。
  弘暻招招手,让侍卫将棚子下面的一群人一同被请了过来。
  等人到齐之后才走出来,不管是臣子还是商人或是农夫全都将目光指向了弘暻。
  弘暻深吸了一口气,才开口说,“想必大家都已经看到了,此物叫做拖拉机,乃是几个工匠研究出来的。这次请大家过来见识一下,想必大家都了解了拖拉机的功用。然后我想说的是,拖拉机不仅只有这一个用处,在地里干活的时候它可以替代功能耕牛,同样将它和一个特制的一水龙配合在一起,可以将低洼处的水抽到田地里。还可以在后面加上车厢,一转眼就变成了车子。总之来说,此物作用多多,具体功用大家可以研究。”
  下方的人有些骚动,弘暻伸出手向前按了按,“大家都不给急,是叫大家过来,是想将此物的制作配方卖出去。毕竟靠着朝廷打造出来,没个几十年大概满足不了整个大清的所需。”
  “这一次,问你是商人,还是官员,都可以拍卖下这个方子。”
  弘暻环视了一眼激动的人群,开口,“不过有些丑话得说在前头,此物跟牛一样,牛得吃草,此物需要吃一种叫做柴油的燃料。才有现如今,已经归为官卖,也就是说跟盐铁一样,成为国家所有。所以大家想要制造此物,那就得考虑清楚,此物使用必须有柴油才可。”
  众人相视一眼面面相觑,商人之中有个人举起了手发问,“三皇子殿下,不知道这才有价格几何?”
  弘暻笑了笑说,“柴油价格两文一斤,像这一亩地,最多也只需要五斤柴油。”
  算一算也只要十文钱,十文钱可以节省好几天的时间,这笔生意自然划算。
  商人没把柴油价格放在心上,而是摩拳擦掌询问弘暻,“不知道这方子何时拍卖?”
  眼下大清的商人已经习惯买方子,这都是从拍卖行起的头,也带动了一群民间研究,这些人专门研究新事物,研究出来之后便将配方送到拍卖行卖了,再换来资金在进行研究。
  而商人则买下方子开厂,等产品做出来又能赚来丰厚的利润。
  甚至有些商人觉得自己的器械不方便使用,也会雇佣民间的匠人来进行改良。
  改良之后会付给匠人一笔酬金。
  在这种良好的循环之下,民间的发明可谓是大爆发。
  要是说商人高兴的话,那么朝臣就是欣喜若狂了。
  谁不知道大清是不准官员从商的。
  三皇子就这么一个口子,皇帝也没有出口反驳,莫非朝廷准备允许官员从商?
  然而弘暻接下来的话,就让这些官员焉了。
  “对于做官的拍卖方子,有两种处理办,一种是挂冠而去,买下方子,自己去开厂。一种就是以官员所在衙门的名义开办一个公司来拍下方子。衙门开办公司,可遵从前例,雇佣商人来办公司,衙门可以全资,也可以参与一部分股,不能直接插手经营,不能打压其他同类公司,只能参与年底分红。”
  一众子官员泄了气,就知道没这么多好事。
  他们在京城,衙门里的事情错综复杂,根本无法参与进去,若是地方上还行,地方衙门可是说一不二。
  随即官员们反应过来,感情这法子不是给他们准备的!
  无论哪一个官员,都有一些知交好友,既然这个方子对他们没用,他们不介意拿去做人情,有些甚至打算回去之后就去信,将此事告知好友。
  弘暻见目的达到了才开口,“鉴于此物事关重大,甚至有可能为我大清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所以此次的拍卖行会延长一段时间,留给大家好好思考。在此我宣布,六月底会在京城红水坑拍卖行举办拖拉机配方的拍卖会!”
  两个月的时间,想必这个消息应该能够传遍大江南北。
  第158章 那些清穿的日子(158)
  看着才十三岁的儿子絮絮而谈,四爷脸上满是赞赏,任谁有这么一个出色的儿子,心里都不得不自豪。
  弘暻把该说的话都说出了口,只等着下面的人回去思考。
  四爷见目的达成,就不再继续看下去,而是邀请太上皇在皇庄里巡视一下。
  至于那些被邀请来的商人以及官员们,大多数都被庄子里的人请了出去。
  目的达成了,也不留这些人了,干脆利落的用完就扔。
  一群人被请出了庄子门口,面面相觑起来,到底是皇室行事,这些人也不敢啰嗦,只能认命的各回各家。
  不过今日发生的事情很快便传了出去,特别是第二日的报纸那边更是出现了拖拉机的简版画,就占了一大半的版面,拖拉机的功用被报纸一点也不落的全都报道了出来。
  一时之间,整个京城百姓的好奇心都被这种闻所未闻的东西调动起来,纸上的新闻又被外地的报纸转载,就这样一传二二传四,拖拉机的画像在短短半个月时间内,就传遍了整个大清。
  这些转载的报纸都不忘提到一句,六月底的拍卖会一事。
  一时之间对拖拉机感兴趣的商人,全都走最快的通道前往京城。
  要说整个大清哪里的商业最繁荣,莫过于江南一带。
  现如今已经慢慢向几个沿海港口转移,不过短时间内几个港口想要追上江南还是个问题,不过假以时日未必不能够追上。
  这一回拖拉机的消息传到了江南,江南一带就有大量的商人赶往京城。
  要说以前,前往京城的话,坐船是最快的,不过得花上一个多月的时间,现如今不只走内路一条道了,就有一部分人便转道去了沿海乘坐海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