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PO18文学 > 历史 > 三国之最风流 > 32甲兵四千向神都(十二)
  数骑从远处道上驰来。
  近至营外,一骑高声喊道:“可是荀将军营么?司隶校尉袁君有信送呈将军。”
  营门打开,这数骑驰入营中。
  荀贞从高处下来,命召此数人入帐中相见。
  荀贞先至帐内,不多时,这数人亦到。
  荀贞观之,见带头一人年有二十余,其后跟从的数人年长者三十余,年轻者亦二十余,皆披甲腰剑,雄雄纠纠,相貌、个头虽各不同,然俱非常人之态,或英气外露,或武勇猛鸷。
  见到荀贞坐在上边,这数人下拜行礼。
  荀贞请他们起身,心道:“观此数人皆非庸人,既言是为袁本初送信来,想应必皆是袁本初左右的信用心腹,却不知姓名是何?”因问那带头之人道,“请教足下高姓大名?”
  这年轻人气宇轩昂,朗声答道:“在下陈留高干。”又揖了一揖,“见过将军。”
  荀贞心道:“却原来是高干!”
  高干在历史上留下的的名气似乎并不太大,荀贞对他所知不多,只知他是袁绍的外甥,但对陈留高氏一族,因陈留离颍川不远之故,荀贞却是颇有所知。这高氏一族家在陈留圉县,乃是陈留郡中的一大名族,家世二千石,名著士林,不提别人,只高干的祖、父便皆曾出任过二千石之职,尤其是高干的祖父,曾任司隶校尉,也即袁绍现在出任的这个职位,权重一时。
  虽说前世对高干所知不多,但陈留毕竟挨着颍川,对高干此人,荀贞这一世却是听到过别人的评价,都说他有文武之才、才志高远。
  荀贞笑道:“适才远观足下驰马近营,英姿杰出,我道是谁人,却原来是陈留高元才,难怪难怪!”
  “元才”是高干的字。
  荀贞望顾高干身后的几人,复又问道:“高君,我观你身后数人亦皆杰出之士,却不知姓名?”
  高干一一介绍:“此为蒋奇,此为夏昭,此为邓升。”
  这几个人的名字荀贞在前世时没有听说过,皆不认得,料来应是袁绍或高干招揽来的地方豪杰。
  彼此寒暄客气两句,荀贞话入直题,问道:“不知袁司隶有何信与我?”
  高干从怀中取出信笺,呈给荀贞。
  侍立在荀贞席后的赵云上前接住信,躬身递给荀贞。
  荀贞打开来看,却见信上写的是:“而今交构已成,形势已露,大将军却又狐疑难断,待而不决。吾恐事久变生,卿可驰驿上奏,言欲进兵平乐观,以胁大将军,迫之诛宦。”
  “驰驿上奏”,袁绍这是要求荀贞给朝廷上奏,希望能以此来胁迫何进下定诛宦的决心。
  荀贞览信沉吟。
  他本来刚刚下了进兵洛阳的决定,却又接到袁绍的这封信。
  是按袁绍的意思办,暂时驻兵不动,先驰驿上奏,然后再观时局而定,还是干脆就按自己刚才的决定办,直接带兵进京?
  高干见他沉吟,以为他不欲遵袁绍之令,面色微变,按剑问道:“将军可是有为难之处?”
  荀贞笑道:“驰驿上奏,有何难也?我所虑者非为此事。”
  “敢问将军所虑,是为何事?”
  荀贞所虑者,自然是董卓,但不能对高干说。他笑而不答,扬起手中的信,转问道:“袁司隶是只给我送了此信来,还是给桥东郡、董将军、丁都尉也都送了信去?”
  听得荀贞不是为驰驿上奏为难,高干松了口气,略松开了手中的剑柄,答道:“俱有信去。”
  “我闻董将军兵锋已至夕阳亭,可有此事?”
  高干愕然:“我出京时未闻此事,……大将军早已令种大夫前去暂阻董将军入京,想来董将军应不会已兵至夕阳亭吧?——不知此事将军是从何得知的?”
  “我也只是道闻而已。”
  荀贞所嘴上说是道闻,但从他表情可以看出,这事儿是真的。
  高干意识到了事情的严重性。
  董卓不是士人一党,如果他真的已兵至夕阳亭,那么对袁绍明显是不利的,但是……,他转念想道:“大将军明明已遣种大夫去阻董卓入京了,如果董卓真的已经兵至夕阳亭,那就是说他连大将军的命令都不听了?”如此一想,董卓兵至夕阳亭,不但对袁绍不利,对何进似也不利,——这董卓想干什么?
  高干悚然而惊,急抬头看荀贞,问道:“如此事为真,不知将军是何意思?”
  无诏而带兵入京,说到底,是“冒天下之大不韪”,即使不能得到何进的同意,但如能得到袁绍的允可,也可大为减少荀贞的压力。
  荀贞转顾了陪坐堂下的荀攸、程嘉一眼,他两人都知道了荀贞的意思,皆轻轻点头。
  荀贞转回脸,正色对高干说道:“先时,大将军已传诏,命我、桥东郡、丁都尉、董将军各驻军本处,不得妄进,今唯董将军不奉诏,……高君,我深以为忧。”
  “将军意下如何?”
  “我以为,与其驰驿上奏,不如我带兵入京。”
  高干默然不语。
  荀贞问道:“高君以为如何?”
  高干不傻,荀贞的话说得很明白了,“与其驰驿上奏,不如我带兵入京”,荀贞把“带兵入京”和“驰驿上奏”连到一块儿说,分明是希望袁绍能为他承担一部分,或者说一大部分带兵入京的责任。
  在汉室虽衰却仍为天下之主的当下,无诏而擅带兵入京,这份责任不是谁都能担得下的。
  可话说回来,从去年底开始,董卓数次不奉诏书,就是不肯交出兵权,屯兵河东,狼顾京都,其野心人尽皆知,士人一党早就对他怀有忌惮,若是被他提前入了京都,不管他还会不会奉何进的命令,对士人来说都是个极大的麻烦,即便能因此诛了宦,怕也掌不了该掌的大权。
  前者的责任和后者的后果相比之下,后者远比前者重要。
  高干年纪虽尚年轻,却如时人对他的评价,“文武之才”,已是个有决断的人,他只迟疑了片刻,便就做出了决定,肃容回答荀贞:“董将军挟兵自重,数违诏敕,此次召四方英雄入京,依司隶之意,本是不欲召董将军的,奈何大将军却执意召之,乃不得不退让。如真如将军所言,董将军违大将军令,进兵至夕阳亭,则事关重大,不可不防。将军可提兵折返,徐徐向京,我快马归洛阳,请司隶再请诏书,召将军入京。”
  高干这一番话说得有点滑头。
  看他前边的意思是赞成荀贞入京,可说到最后,却一个转折,来了句“请司隶再请诏书”,这什么意思?诏书肯定是请不下来的,他的意思无非就是说:这带兵入京的责任还得由你自己来负。
  荀贞看出了他的小心思,浑不在意,笑了一笑,起身说道:“好!”
  高干是袁绍的外甥,又是此次来给荀贞送信的使者,他的话在某种程度上可以代表袁绍,就算袁绍请不来诏书,但只要有了高干这一句话,即便高干、袁绍不愿意,事实上,这带兵入京的责任其实已经分了一些到袁绍的身上了。
  也就是说,不管高干这番话滑不滑头,只要有了他这番话,袁绍都得出来和荀贞共担责任,区别只是多一点、少一点罢了,少一点也无所谓,总比荀贞独自承担这份责任强,——袁绍现今是风头正劲的士人领袖,如有袁绍和他共担责任,至少士林这边的抨斥之语会少上很多。
  荀贞不像何进,何进迟疑寡断,荀贞却是一旦做出决定便雷厉风行。
  他先写好了奏折,交给高干,请他带回京都。
  送走了高干等人,旋即,荀贞令部曲转向。
  钟繇闻之,急来求见:“贞之,你这是要做什么?”
  “元常,董卓已兵至夕阳亭。我非是不愿遵诏令,只是忧京都恐会生变啊!”
  钟繇大怒,劈手拽住荀贞的衣甲,大声说道:“董卓不奉诏,你也不欲奉诏了么?”
  “董卓其人,元常应知,自去冬至今,他数违诏令,挟兵以自雄,屯驻河东,而今又再违朝廷令敕,趁时局将变而进逼京都,其意不可测也!元常,我不是不想遵从诏令,实万不得已!”
  “贞之!君家累世清名,族中先辈俱以节义显闻,君今统四千虎狼部曲,违诏而欲私入京都,你可想过后果么?千人所指,天下侧目,你是要毁掉你自己么?你是要毁掉颍阴荀氏么?”
  “元常,你所说的,我都想过。可你想过董卓一旦入京,会出现何种后果么?”
  “京都天子所在,朝中衮衮诸公,无有诏令,董卓岂敢强入京都?便是他敢强入京都,京都自有卫士,虎贲、羽林、北军、西园、城门、缇骑,虎勇何止万众,他又能奈何?”
  如是何进不死,朝堂不乱,的确如钟繇所说,董卓怕是不敢强入京都,他违诏令进至夕阳亭是一回事儿,强入京都则又是另一回事儿,前者至多说他是心怀叵测,后者可就是带兵作乱了,给董卓个熊心豹子胆,他也是不敢干这种事的。
  可问题是:何进很快就要死了,朝堂很快就要乱了。
  荀贞无可奈何地看着钟繇,不知该怎么对他说怎么才好。
  钟繇又急又怒,既是为荀贞着想,也是为荀贞的“胆大包天”愤怒,涨红了脸,胡须夹在了荀贞的甲上,一说话拽得生疼,他都顾不得,一心只想阻止荀贞。
  荀贞呼赵云、典韦过来,命把钟繇夹走。
  钟繇怒极,丢掉荀贞的衣甲,猛一仰头,拽出夹在荀贞甲上的胡须,退后两步,抽出腰中佩剑,先是指向荀贞,旋即想到荀贞久经沙场,现又身披甲衣,怕不是他的对手,又折剑回向,横在了自己的脖上,气急败坏地说道:“贞之!你如不听我劝阻,我就死给你看!”
  进军京都的决心已下,刚好高干来到,也拉来了袁绍一起承担责任,万事俱备之际,却没想到钟繇会来出这一手,——之前荀贞也想到钟繇会出来阻拦,只是万万没有想到他会阻拦得这么激烈,他哭笑不得,说道:“元常,你何必如此。”
  “我奉天子之诏,令你退军轘辕关,你如不从,便是我有辱使命,辱则当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