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PO18文学 > 历史 > 东汉末年枭雄志 > 一千一百八十一 世界上总是不缺有生意头脑的人
  此时此刻,洛阳之内全是敌人,没什么朋友。
  洛阳之外可能成为朋友的人们根本还不知道这件事情。
  桓氏被孤立成了一座孤岛,一座什么事情都办不到的孤岛。
  而聚集在桓氏府邸门口的士人们随着时间的流逝也不断地离开,不断地向太学方向前进。
  桓氏迟迟不表态,迟迟不能说些什么,这让他们觉得心里没底,他们不至于为了向桓氏效忠而放弃自己的前途。
  不断有人过来劝他们去太学,或是友人,或是亲眷,告诉他们再不去太学的话,可能就来不及了。
  这能行?
  肯定是不行的。
  所以他们渐渐抛弃了桓氏,选择了前往太学,去做一些他们能接受的事情。
  十四家法已经被罢黜了九家,现在就剩下五家,四家还是支持皇帝的,就剩下桓氏一家还能说些什么做些什么。
  事实上到现在还有很多人搞不清楚究竟发生了什么,皇帝公开的圣旨并不能解释所有人心中的疑惑,支持和反对现在都还只是一种概念。
  之所以前往太学,是因为其余四大家族的号召。
  之所以在这里留着,也因为之前对太学的不满,还有因为本身是之前投入桓氏的门生,还有其余那几家莫名其妙躺赢又莫名其妙失去家学传承的家族。
  一直到晚上,宵禁时分,桓氏都没有做出什么反应,于是围在桓氏门外的人们基本上都散尽了。
  他们知道桓氏什么都做不了,而除了本身和桓氏联系紧密、可以得到桓氏私学老师近距离授课的士人之外,大部分也都是挂个名号而已。
  私学老师也不可能完全教授每一个学生,学生千千万,老师就那么多,往往只是挂个名字,就等于在这里接受过教育,是这一家的门生。
  就结束了。
  综合来说,就和内门弟子外门弟子还有记名弟子差不多的区别。
  所以在哪里读书不是读?
  也不过是换个地方继续读书罢了,就这样抛弃桓氏也没什么不可以。
  人走的差不多了,桓氏还是没能做出什么决断来。
  反而在内宅之中,桓氏和其余几个躺赢家族爆发了极其激烈的争执,甚至还有人互相之间扭打在一起,互相咒骂对方不作为的,家里的孩子哭闹之声彻夜不停。
  宵禁时分,驻守外城的卫军和驻守内城的禁军全面出动,执行严格的宵禁命令,一应人等被全部驱散回家。
  一直到第二天早上宵禁解除之后,桓氏的门口就再没有任何一个士子前来了。
  皇宫大广场上再度出现了大量士子,盯着标注了标点符号的五经狂看。
  看着看着,就有越来越多的士子拿着纸笔过来对着一顿抄录,抄的眼睛都红了也不停笔,从上午抄到了中午。
  送外卖的酒店小厮还有小摊贩们觉得有利可图,都围了过来兜售酒菜和其他胡饼之类的小吃,阵阵香气刺激着士子们的食欲。
  然后他们咽着口水买饭吃,一边吃一边还在不停地抄录,吃完了抹抹嘴,接着抄录,又从中午抄到了日落时分。
  如此接连七天,在皇宫大广场上抄录加注了标点符号的经文的士子们数量极大,乃至于一些寒门学子黎庶学子都从太学里跑出来加入抄录队伍,整个广场被挤得水泄不通。
  很多人呼朋唤友让他们帮着支持自己的生活,借他们一些钱买饭吃,然后自己抄录之后的经文也会给他们继续抄录。
  然后整个洛阳操持着食品生意和饮料生意的商贩们又狠狠的赚了一笔,颇为满足,希望这样的情况再多维持几天。
  反正皇帝陛下说了,这五经和标点符号的存在与意义的介绍会一直存在与皇宫大广场上,除了刮风下雨之外,任何时候都会存在,直到所有对此有需求的人们都满足了各自的需求为止。
  该说不说,洛阳的纸价已经降低到了一个比较不可思议的地步,谁都能买上几张揣怀里好好的端详端详。
  这种情况下,人们大量的买纸,大量的抄录文章。
  然后有些人比较懒,自己不愿意抄,就开始花重金求购抄录完成的士人手上的纸张。
  毕竟纸张虽然不值钱了,但是上头有字的纸张还是无价的。
  这一重金求购的行为再次催生了一个小市场的诞生,接单帮助抄录的生意也有人开始操持了,并且搞到了价格不菲的佣金。
  总之这种情况一旦发生,就开始催生各种各样的乱象,毕竟世界上总是不缺有生意头脑的人。
  郭某人对于这种情况的出现是持开放态度的,多让一些聪明勤劳的人赚点钱也好,反正这个行当也持续不了多久。
  他还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
  改组并且扩建太学。
  事到如今,太学学子数量激增已经是不可逆转的事实了。
  而眼下的太学最多可容纳六千人生活学习,新近加入太学的学子数量却超过了一万人,总人数突破两万的未来就在眼前。
  太学快要被挤爆了。
  也幸亏这些士子家里都是有钱的,不至于抢着住太学宿舍。
  但是这也不是长久之计,于是郭鹏立刻下令工部出手扩建太学,又下令太学行政组织对太学的教学模式进行彻底的改变。
  太学位于洛阳皇城内,在皇城西北角,郭鹏曾数度去太学视察工作。
  因为郭鹏早就对太学有所规划,所以在寸土寸金的皇城内,郭鹏给太学规划了一大片建设用地,如果全部建设起来,完全可以容纳三万学子的日常学习生活所用。
  太学内不仅有教学设施,也有日常生活设施,就和前汉太学一样,除了教学之外,也有生活所用。
  为了照顾一些家贫的学子,一般来说太学内的生活宿舍都是优先供给这些家贫的学子的,前汉时期还曾有过太学学子带着母亲和弟弟一起住进太学宿舍的事情。
  太学未来肯定会迎来一批家贫的黎庶学子,他们定然负担不起洛阳的高房价。
  所以郭鹏打算扩建太学的时候,也要把太学宿舍好好的扩建一下,以便未来接受更多的黎庶学子前来入读,到时候也不用过于担心住在洛阳的问题,能放心学习。
  除了高房价,洛阳的物价也不低,毕竟全魏帝国的有权有势的人都住在这里,外国使节也住在这里,各种高端市场林立,办一间商铺的成本也不低,物价自然低不到什么地方去。
  这一部分也是需要考虑的地方。
  于是就又到了要国库大笔支出大笔花钱的时候。
  于是相关会议召开,郭鹏召集了太学相关负责人,还有工部和财政部一应的负责人,开了一个联席会议,主要商讨新时期太学的建设问题。
  “关于太学,孤自然是无比重视的,前汉太学最盛时有三万学子就读,盛况空前,孤不求超越,但求达标,太学的一应教学设施和住宿设施,全部按照三万的标准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