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PO18文学 > 历史 > 十贯娘子 > 第100节
  当今晚最贵重的客人坐下,那群跤手便呼喝着站起来,做着愤怒表情,任脖子上青筋绷出,跨着越河的大步,就双臂拉开肌肉疙瘩,贴着看台就卖力的推销起自己来……
  在他们的裤腰下面,挂着有数字的木牌,只要看好就可以找来侍者下注赌斗。
  击打的声音更加的雄壮,陈大胜眼睛随意打量了一圈儿,便点了一个数字,今儿郑阿蛮引他出来耍子,自然他的赌资也是郑阿蛮出。
  童金台与陈大胜都是杀场上下来的,他们看人就相当的刁毒,江湖人士看不清楚,像是这样的斗场,看肌肉看眼神,只要跤手不做鬼,他们是不会看错的。
  郑阿蛮看这兄弟二人都选了十三号,便笑着压了三人的六十两金。
  他这个赌资未必就有一层的多,盖因他是真的在玩儿,那下面的那层才是赌徒。
  陈大胜伸手,就有人把酒碗放到他的手心。他隔空与对面的李敬圭对了一碗,一饮而尽后,便听到一切鼓乐瞬间便停止。
  周遭鸦雀无声,而三层的牛角号子便发出昂长的声调,待音声终结,青石当间的隔板便被猛的抽开,一刹那,成群饿红了眼睛的狼便嘶吼着奔出,对着圆台中间的跤手便过去了……
  这种节目大概是每天都有的,板子一卸开,一切人就都吼叫了起来。
  陈大胜下意识的仰身,又伸出手指在耳朵里抠了一下。
  身后有人拍他,陈大胜一回头,却是郑阿蛮亲为他端过一碗酒,他接了一饮而尽,还没还上一碗,便听到一声震天吼,随着一个数字被众人齐齐念出……已有一只饿狼被跤手抓住,拎着前后腿儿,对着青石板便投掷出去活活摔死了。
  如此,按照杀狼的顺序,就排好了跤手出场的持续……
  已经习惯节奏的陈大胜,很快就从众生的狰狞当中清醒过来,便是他下注那跤手摔死的那头狼血酒奉上,都没有激发出他再多的血性。
  不止他,二层大多数人是稳当的,新贵邵商派,便少有没去过杀场的。
  他们安静的,不动声色的端坐着……便是那军鼓在跤手对弈当中敲的再酣畅淋漓,邵商派也有自己的姿态。
  一个跤手被摔在青石上昏厥,有人便把他身边的赌金堆在赢家身边,而随着赢家一场场胜利下去,他身边就成了金灿灿,银闪闪的世界……
  然而,一些暗暗观察的人便看到,在如此喧闹的场合,那位内宫不常出来的小祖宗,竟然打起瞌睡来了……后来,他便真的睡着了。
  陈大胜今天喝了两场酒,自然是困乏的,然而他才刚做了一个美梦,便被郑阿蛮从后面来回摇晃着弄醒了。
  他才一睁开眼睛,便听到耳朵边震耳欲聋的声音嘶吼着:“斗!斗!斗!斗!斗!”
  陈大胜不知道发生了什么,见前面已经睡出鼻涕泡的童金台也在梦中,便一脚把他也踹了起来。
  郑阿蛮笑的相当放肆,他指着台下对陈大胜道:“哥!哥!那下面的跤手要跟你们赌斗呢……”
  陈大胜眨巴下眼睛往下看去,这才发现,那十三号果如他预测已经赢了,许是一圈儿下来,激发了他的狂性,现如今,他指着身边二十几托盘的金锭银锭,正对着二楼的正台嘶吼……
  一边吼,那铁塔还一脸血的指着童金台的方向满面不忿。
  “斗!斗!斗!”
  一层传来激斗的声音,陈大胜就纳闷的看看郑阿蛮。
  郑阿蛮就笑着大喊:“那家伙觉着他被冒犯了!打他!!!”
  哦,这样啊!不能睡觉么?
  陈大胜困惑的左右看看,接着便去瞪郑阿蛮。
  郑阿蛮得意的仰天躺倒,很显然,这个玩性颇重的,他就是故意的。
  实在无奈,陈大胜就用脚踹踹童金台,用下巴点点台子下面。
  童金台也梦中醒来,看到老大出击的眼神,便半点不反抗的站起,缓缓脱去自己的新衣裳,直接就从二层蹦下斗台。
  一阵牛角长号声音过后,周围寂静无声,白圈当中便站了一个比铁塔低了一头半的童金台。
  童金台仰头打量半天,便呲牙笑了起来说:“呜哇~好高!”
  周围鸦雀无声,几个公子慢慢聚拢过来,有个圆脸的就笑眯眯的问陈大胜:“陈侯?你那兄弟没事儿吧?”
  陈大胜眼神恍惚的答:“人就没摔过……”
  可是偶尔掉刀,为了争命,战马带人就摔过无数。
  随着巨大的一声鼓击,满面青肿的铁塔对着童金台便压了过去……
  也就是说时迟那时快的功夫,童金台一个错身,唰~就到了铁塔身后,根本不见他有更多的动作,人们就听到那跤手一声凄厉的惨叫,童金台从他身后轻易的就两手抠住他的脊骨上下两端,瞬间便把他举起了。
  本来预备嘶吼的看客,声音瞬间便被压回舌尖,他们从未见过这样快速的战斗,就是一眨眼,人到了背后,那矮个的便双手直接抓入跤手的后背肉,将他高高的举了起来了。
  被拿住后背脊骨的人,便再也不能反抗,那跤手身后撕心裂肺般疼,便一直惨叫着。
  而他后背出的血,便顺童金台的胳膊慢慢的流淌下来。
  陈大胜站起,来到二层边缘对童金台道:“放他下来,人家都斗了一晚上了,你何苦欺负他。”
  童金台点点头,便缓缓的收了手,他将这铁塔稳稳放在地面,这也是爱笑的,还有一颗虎牙。
  他笑眯眯的安慰那恐慌的铁塔道:“莫怕,今儿我没带刀。”
  瞬间,震天的喝彩声忽就响了起来。
  童金台慢悠悠的回到二层,便有侍从端来烈酒与他冲刷手上的鲜血腥气。
  待这兄弟二人才坐好,他们便被一众公子呼啦啦的围了起来。人总是认同强者的,尤其是这样利落的以碾压之势,击败比自己体积大了三倍强者的顶峰人物。
  “都走开,都走开!尔等什么东西,也敢往我哥哥们身边堆着。”
  李敬圭用力的把人拨拉到一边,挣扎到陈大胜与童金台身边,就猛的扑了上去,嘴巴里胡说八道的说:“飞廉哥,飞廉哥,教我,教我!”
  然而他的话还没有说完,便有新的公子加入:“陈侯!童候……兄弟安昌伯府……”
  “你走开……飞廉兄,家祖与佘家乃是世交……”
  越来越多的人围过来,陈大胜便笑了起来,他看到,燕京对他们始终封闭的门,被几把单薄的刀,用尽了活下去的力气,终于……它被缓缓的撬开了。
  第64章
  知了在隔壁树上叫着,老太太的堂屋开着两扇窗,那明儿便透过葱绿的纱,铺了一室光,屋子里坐满了婶子媳妇儿都在说话,也没有一句正话。
  郭氏,万氏,高氏,吕氏,还有老陶太太跟她的媳妇儿黄氏都在,就一人搂着一个不大的簸箩,做着家里必要的活计,只是如今簸箩里的营生,不再是补补丁这样的素常活计……,那簸箩里堆着的是不错的上布,偶尔也有丝绸,绣花绷子上的花样,也是用繁多的好丝线走的时兴的花瓣绿叶。
  捻针的手已经恢复了本该有的细腻,正是好时节,心里还有个俏,便悄悄染了一两个殷红的凤仙指甲。
  自从祠堂去不得了,大家便喜欢来老陈家的老宅坐着,老太太也喜欢她们来,偶尔出去烧香,大家伙也是互相约着,来来去去十几个车一大群人便呼啦啦出去,关系亲密的很,比有血脉的亲戚走的还要好。
  人多了又团结,便是一股力量,这泉后街七条主巷加十多条杂巷,就数来亲卫巷这群妇人相处的最好,偶尔家里老太太咳嗽几声不舒坦,一大早会有七八位妇人,提着食盒往家里送饮子。
  若其它六巷偶尔出个恶心家户,想欺负欺负寡妇家,这些过去的老姐们便会群起而攻之,甭看各家官小,在泉后街却是没人敢招惹的。
  来来去去都很受人尊重,就是一个春夏的功夫,都成了各家的奶奶,再也没有人敢明面喊她们这个氏,那个氏。
  如今泉后庄改了名儿唤做泉后街了,住在这里的官宦人家便也慢慢的有了圈儿,除了乔氏混到了礼部巷那边,剩下的这些人便与兵部巷子那边的人家走的近。
  毕竟从根上说,大家都是兵部的人,有了事情互相帮衬也便宜不是。
  杨氏在新素裙上撩了几针,抬脸就问老实疙瘩吕氏:“你儿去的那个卢秀才家,真只要三百文?”
  吕氏闻言便抬头笑说:“哎!早起家里吃一顿,下响先生家再附一顿灶,一月三百文。”
  杨氏闻言便有些动心,她家几个孩子,去的是旧城学府街老先生那边,一人一月少说也得五百文,不能附灶,还得自己带干粮。
  如此她便打听:“那卢先生,教的学问可好?”
  吕氏闻言一愣,便坦诚的说:“不知道啊,咱又不识个字,能分辨出个好坏来?我都不问,爱咋样便咋样呗。凭他们的死鬼爹,也出息不到哪儿去。也不指望他们科举,就图不做睁眼瞎!咱们不缺那几个,他们想念着我就供!甭说,那俩崽子回来也是哇啦哇啦的一直念,烦人的很呢!可我家租房的两个老爷,还有他们家大娘子也还说呢,念的好呢。”
  吕氏说完,想起什么一般的便笑了起来,真是气色轻松又自在的。
  其实她守寡了,前几月得了信儿,终于知道巴望的那人,他是不回来了,如此也就认命,也就大哭了一次,从此便再没有哭过了。
  有没有男人,对她而言还不是一直就那样,她现在靠着自己过的还算不错,脚跟扎的十分稳当。
  陈家自己也有孝,也不讨厌守孝的寡妇上门,她们便常常来家里坐着,俱都当成了自己娘家走着。
  坐在炕上写佛经的七茜儿闻言便笑了,心里也是舒畅的很。
  这又是与前世不同的地方,她们这一圈人,确定做寡妇的有七八位,上辈子无依无靠,最后被撵到后庄破土屋子里煎熬,自个个带着一身的悲苦,成日子就是围着五文十文的经济账转悠。甭说送孩子上学开蒙,能给他们肚子填补个半饱都成问题。
  可现在不一样了,每家手里都是有一套起码的体面院子,还有一口水井。
  众所周知,庆丰城那边是断了水脉的,这附近虽有河流,可一来河流水没有泉后街井水甘甜,二来河水两岸住着的人家,也会乱七八糟往河里倾倒东西,那讲究人家便不吃河水只吃井水。
  每天一大早,从泉后街后面小路来的看不到尾的水车,便与这街里有水井的人家,以十文一车的价格买水吃。
  并不是所有的人家都卖水,毕竟这是官老爷私宅扎堆的地方,于是此处风水也莫名其妙沾了文曲,有了神妙的提升智慧的效用。
  杨氏这几个寡妇,凭谁家哪天不出二十几车水?而卖水这样的好买卖,起码还能做三年呢。
  除却这一笔,庆丰城的屋子虽便宜,却因没水而租不出去,那些在庆丰城几个官署衙门的一般老爷家,便愿意到最好的泉后街来寻屋子住,多给租钱他们也愿意来的,毕竟吃水方便,周围又都是一样的人家。
  这些做了寡妇的妇人们虽没了男人,却能靠着自己,活的极滋润,她们手里的大宅除却自己住,租出去月月手都能落个四五贯实在的现钱。
  又受陈家庇护,也没什么人欺负她们,
  年初经由七茜儿再次提点过,趁着土地不值钱,几百文一亩的时候也该买上一些,就这样,妇人们便一个个将家里的租钱都买成了土地,虽现在还没有活钱回来,可心里却是稳当的。
  有屋有田,那人便踏实了。
  又靠着卖水,她们如今每天都有个一二百文的进项,那一月也是好几贯的意思,如此供养家计,送孩子们上学自然是可以的,一般的笔墨纸砚都能买得起的。
  想到什么事情,老陶太太就放下手里的活计,语气带着厌恶说:“那祠堂本是大家伙的地方,这些做老爷的也是缺德,用了咱们的地方,咱们家里的孩子上学反倒得去老城了?”
  可怜她家状元,每日天不亮就得往老城奔,这春夏秋还好些,可是遇到冬日便是个煎熬。
  老陶太太这话引的众人齐齐点头,纷纷老调重弹的又开始了每天一骂。
  泉后街口本有个不知是谁家的大祠堂,如今那祠堂便被各家出资建成了三礼学堂,又请了几个有名,饱读诗书的老孺在那边讲课,这倒是好事的,偏那学里的束脩就贵了些,一月两贯还不包伙食。
  三礼学堂的配置各家老爷是按照燕京的好学堂来的,再说,有钱的才不会计较这几贯。
  杨氏他们却计较的,那庆丰城收费最低的学堂,一天才收三文,没错,就是三文,繁华燕京周遭,那读书人是越来越多了,如此一个秀才想养家,一般要收最少三十个学童才能维持住家计。
  那几个出头建学的老爷本是好意,却不知道民间疾苦,更不懂泉后街虽是官僚云集的地方,却依旧有一般的人家,他们把束脩定在了整个庆丰最高的地方,还觉着要少了呢。
  因那里面先生们的膳食,生活都是均摊的,便是家里有几个学子附学,先生吃用多少便按照人头均摊。
  一月两贯,还得摊上四五位老先生吃饭穿衣,老陶太太能愿意才怪呢。
  没得办法,也不愿意去硬碰,这一圈的孩子便没有几个在三礼学堂的。
  一阵清风袭来,院子里桂树的香味透过轻纱吹入屋内。二月笑眯眯的打开竹帘,跟四月提着茶壶,端着灶上新做的点心就进了屋,三五种满当当的就放在炕对面的桌上,任这些婶子食用。
  老陈家现在出的起这几个零钱了,甚至老太太都不太在意,她看大家吃的好便高兴,甚至她还知道谁喜欢哪种,都会记下来,吩咐人常做着给她的老朋友们吃。
  越发就像个官宦人家的老祖宗了。